首页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不負責的一席話,徹底給原疏整不會了。

他心頭才豎起來的「奮發向上」旗哐當一倒:怎麼辦,世界逼著我擺爛……

連顧影朝也沒繃住,「大人,按理……」

汪銘擺擺手,「老夫不按常理出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兀自嘀嘀咕咕,「按理?按什麼理?儒學教授這苦差事,按理應該叫新舉人來干,這空置這麼年等不來一個,還指望我這乞骸骨的老頭兒講課?哼哼。」

府縣官員有品有秩,是朝廷命官,理應從舉人或三甲同進士里選人補任。

奈何學官一窮二白還無晉升空間,很多舉人寧可一輩子候選,也不肯出任,朝廷無法,只得返聘退休人員充數。

指望這群老傢伙好好經營學校?

有點難。

顧勞斯將心比心,換他退休返聘也只想渾水摸魚。

但摸魚摸這麼理直氣壯,還得是汪教授啊。

他囧囧有神地想:不愧是徽州府第一老刺頭,很好,就得是這麼豁得出去臉面。

俗稱:不要臉。

哪知下一句汪銘又裝腔作勢起來,老頭子各種擠鬍子瞪眼明示,「但是吧,要是小夫子想切磋,那老夫也可勉強應戰。」

「咳,現下各處小學推行得十分順利,禮部特此給吳知府和方知縣下了旌獎,還準備在整個南直隸推行通用社學教本。其實,老夫看你那套教材全解也很是完備,官學或可考慮先試用一番……哦對了,聽說不惑樓已經開始著手編五經全解了?可否供老學生瞧上一瞧?」

一串炮轟,聽得顧悄連連搖頭,「這磋切不起、切不起。」

當初族學視察一次,就給小夫子薅禿嚕皮了,就這雁過拔毛的德行,誰還敢跟他切磋?

府學一日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就是廩倉。

月初統一發俸,秀才們領工資的地方,就是這小小庫房了。

這會學裡僅有的四個活學僧,就是來排隊等著發糧的。

所以才說來得早不如趕得巧。

就喜歡這班還沒上先發薪俸的乾脆勁兒。

三人都是人生中第一次領工資——不免有些小激動。

也就沒人注意汪銘那憂慮的一聲嘆息。

朝廷給秀才的廩糧配額是固定的,先前宋衍青只說一人一旦,但顧勞斯對旦沒什麼概念。

見到實物,才知道一人一月三十升,大約合四十五斤,力氣大的一手一個麻袋提走,遇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府學也貼心,附贈一根扁擔倆籮筐,擔著走。

所以又叫一擔。

只是,這一擔實操里縮水實在嚴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