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回科場撈人上岸[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謝大人無奈坦白,「重組前朝末年閩中的遠洋船隊,到東南亞走私紅薯。」

顧勞斯:???大哥,你玩得果然比一般人要高級。

第120章

「史上紅薯傳入中國, 有史可載是在明萬曆年間。

遠洋商船將紅薯從南美帶到菲律賓,菲律賓視作國寶,嚴加保護, 不許外流。

閩中海商陳氏看中其味美飽腹且高產, 這才偷偷引種回來。」

「嗯嗯。」謝部長的文史小講堂開課了。

顧勞斯十分捧場, 點頭如搗蒜, 「難怪你逮著汪三就是一通旁敲側擊。」

汪氏閩中一支, 前朝也是大海商。

不論是船舶建造技術,還是航海路線探索,都屬當世領先水平。

據說, 海商海盜不分家。

汪氏與盤踞在東南沿海的幾大海盜家族, 都有良好交情。

可惜本朝禁海, 汪氏這才轉向內陸買賣。

「果真瞞不過你。」

謝昭也不藏私, 「我便是想借汪氏資源,出這一趟洋差。」

哦豁, 公辦出國。

但顧勞斯一點都不羨慕。

這趟有多危險,看大寧禁海令有多嚴苛便能猜測一二。

「然後呢?找紅薯跟你忽悠老皇帝有什麼關係?」

謝昭牽起小迷弟,一同在幽深的青石巷中漫步。

「歷史學中有一分支, 專做統計。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統計了公元1000-2000年這一區間,有信史可查的旱、澇、蝗次數。水患平均三年一次,旱蝗向來並發,至元末明初小冰河時期, 大旱從四年一次,加劇為不足兩年一次。

大寧雖國號有別, 但與明朝甚是相類。

大曆六年我來到這裡,三十年間, 親眼目睹的洪澇、大旱便有二十餘起。

九年前後,黃河奪淮入海,豫皖蘇魯多處洪峰天泄,城中百姓並十萬河工十不存一。

又後四年,山河、京畿四省,陝寧一帶連年乾旱,黃河枯竭,行人可涉,六月蝗起,庶民大飢,以至於生人易子而食,親屬割肉續命。

此等煉獄,隔年而至,不勝枚舉。

四月我上奏時,神宗猶猜忌我危言聳聽。

只是隨後兩月,江淮果真夏汛又至。

若七八月北邊再生蝗旱,天災無情,再兼倉廩虧空的人禍……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吃不飽,便只能揭竿而起。」

顧勞斯一點就通。

金陵諸事叫他感同身受,知道老百姓餓狠了有多可憐,又有多可怖。

「如此境地,想要江山存續、國祚不衰,吃飯才是最要緊的事,所以……」

「所以自己種不出,只好學那列強,出去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