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妻阿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玉嬋帶著母親妹妹將這些藥材分門別類,該晾曬的晾曬,該炮製的炮製。

至於那批挖回來的野生三七,她更是絲毫不敢馬虎,親自剔除雜質、洗淨、晾乾,最後再研磨成粉裝進罐子裡等著配藥。

年初黃二爺因為得了玉嬋的信兒,早早地稱病從任上辭下來,賦閒在家反而躲過了後頭雍王的拘捕。

據黃二爺帶回來的消息,此時雍王與朝廷的兵馬仍僵持在陵州邊境。

雍王意圖以手裡握著的一干朝廷命官的性命做要挾,將朝廷的兵馬耗得人困馬乏,最後再出城迎擊。

這一耗就是一個多月,雍王耗得起,可底下的百姓早已耗不起。

這日玉嬋趁著去鎮上給黃老夫人請脈的機會見了黃二爺,問他:「您可知曉現在朝廷領兵迎擊叛軍的人是何人?」

黃二爺不假思索答道:「是威遠大將軍魏准。」

玉嬋想到離家兩個多月還未返回的魏襄,又問:「是哪個魏?」

黃二爺手指沾了茶水在檀木桌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魏」字,

玉嬋暗自鬆了一口氣,還好此「魏」非彼「衛」,應當不會這麼湊巧。

她心存僥倖地想著,又對黃二爺道:「我最近做了一批藥,其中就有戰場上急需的金瘡藥。您有沒有法子將這些藥送到那位魏將軍手中。」

她能做的不多,只希望可以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支持朝廷的軍隊儘快打贏這場仗。

這樣像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才能早日擺脫骨肉分離,忍飢挨餓的日子。

黃二爺聞言,再次對眼前這小女子有些刮目相看了,從前他只道她醫術高超,又合老太太眼緣,對她禮遇有加。

如今見她竟如此深明大義又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胸懷,心底對她越發敬重,毫不猶豫將送藥的事應承下來。

玉嬋與黃二爺約定好七日後來鎮上送藥,便回到家中繼續做起了金瘡藥。

又過了兩日,家裡突然收到一封從千里之外的河州寄回來的書信。

這封信是玉嬋的長姐玉瑤手書,信上說年前從河州到夔州的官道斷了,有大半年沒有收到家裡的信,不知父母姊妹們過得可好。

上月收到玉嬋寄去的書信時,河州也起了兵亂,丈夫和小叔都應徵入伍,與家中斷了音信,一家人心急如焚。信的末尾還提到她近來被診出有了三個月的身孕,請父母妹妹們千萬保重,以待戰亂後骨肉相聚云云。

鄒夫人雙手捧著這封久違了的家書來來回回讀了好幾遍,心中悲喜交加。

喜的是大女兒與女婿成婚多年,終於迎來了第一個孩子。

憂的是女兒初次有孕,丈夫又不在身邊,公婆年事已高,不知她身邊可有人悉心照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