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灰在70年代發大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白清霖吃的很慢,卻也把屬於自己的份額都吃光了。那幾個新知青吃的也很慢,不過明顯是因為不喜歡。他們在家就算不受寵,也不至於吃這樣粗糙的糧食。

而且在城裡,稍微想點兒辦法就能弄到細糧,家裡也偶爾做一頓餃子或者米粥什麼的。就算粗糧也比這裡磨的精細一些,不像這裡口感這樣糟糕。

等白清霖吃飽,天已經很黑了。燒飯的鍋刷乾淨重新煮了水,熱水要用來洗漱,還要灌暖水瓶留著喝。

他沒有暖水瓶,不過有票,回頭可以去縣城買一個。

晚上了,知青也沒有什麼事。偌大的房間只點著一盞油燈。這裡還沒通電,就連最富有的村長大隊長支書他們幾家都沒通電。不過人家用的是蠟燭,不像油燈這樣突突冒黑煙。

時間長了,油燈上面的屋頂都是黑黢黢的,刷也刷不乾淨,只能用報紙一層一層的糊。

來這裡的時候是春季,但是靠山屯是東北,都三月底了仍舊冷的要死。

白清霖要漂亮,來的時候穿的是時髦的棉夾克,到了差點兒被凍透了。幸虧行禮中有一套棉襖,估計再過些日子,家裡仍舊會寄新棉襖過來。

因為來了新人,吃飽飯後知青們也沒事做,便都集中在男生宿舍這邊,盤腿坐在炕上,聽老知青講這裡要注意的事兒。

吳長青年紀最大,屬於老大哥,所以他很有發言權。

相互自我介紹一番之後,他清了清嗓子,「咱們這兒其實算是個富村了,因為不缺水。說是叫靠山屯,只是叫習慣了。應該是第五大隊。咱們大隊地也多,現在地里種的都是冬小麥,等麥子熟了就種棒子。哦,棒子在南方叫玉米。北方還有地方叫苞米,苞谷的。反正咱們這裡叫棒子。」

「那也不忙啊,就把小麥種下去,然後等到收了種玉米,一年也就忙兩茬吧?」新知青周成亮插嘴道。

吳長青掃了他一眼,淡淡道:「人不能只吃小麥和棒子,還得吃菜。現在世道好了,家家戶戶也有自留地,每家能養兩隻雞。但是大隊的菜也得種。紅薯,土豆,白菜,蘿蔔還有蔥姜蒜是必須要種的。家裡自留地能種豆角,韭菜什麼的。若是種的多了就能給大隊,讓大隊集中帶去供銷社,可以換東西。」

北方冬天能吃的菜就是白菜蘿蔔土豆,吃不完的吃,一茬一茬的吃。大隊種的白菜土豆自留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拿去供銷社。供銷社賣的菜都是從村里收的,畢竟城裡沒有土地可以種菜。就算有院子的,種些豆角小蔥什麼的,也就湊合了。

「那冬天呢?這邊冬天可冷,啥活兒也幹不了。」周成亮沒想到竟然要種這麼多東西,臉色都難看了許多。

吳長青道:「冬天要上山撿柴火,在咱們知青點,都是要組隊上山的。做飯,燒炕都得用柴。咱們的廚房在外面,做飯就能把炕燒熱了。等睡覺前再放點兒柴火,至少能睡個舒服覺。撿柴火也不是活兒,如果撿回來的柴火不夠用,就得挨凍。」

周成亮轉了轉眼珠子,問:「那就只有炕頭是熱的唄?」

吳長青點點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