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灰在70年代發大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段歷史對很多未來的90後00後來說簡直就像個笑話,但前提是自己不能進入這個笑話裡面,否則真的難受。

白清霖挺同情她,同時也有點兒同情自己。因為他一穿過來發現是個炮灰角色立馬就開始警醒,然後茍成一團,過了挺長時間戰戰兢兢的日子。

有了草耙子,除草就快多了,白清霖還把馬扎子綁屁股後面,坐著往前挪,被人笑話了一上午。

但是下午的時候,不少婦女屁股後面也綁了小板凳和小馬扎子,畢竟這樣隨時都能坐下休息一會兒,膝蓋也不會那麼難受了。

因為這個,白清霖還被村長隱晦的表揚了一下,誇他不虧是讀過書的,知道怎麼幹活輕省。

整個村差不多能有個幾千畝地,其實這在白清霖眼中來看,幾千畝真的算不上什麼。北方的農田大多都很平整,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頭。這種地最適合機械化耕種了,幾輛農耕機進去,一天工夫全部都能收拾好。

只可惜這個年頭有個拖拉機那都算是富戶。村里倒是有拖拉機,但只管拉東西不管耕地。耕地還得靠牛棚里養的那幾隻老黃牛和各家各戶出的人工。

掰手指頭算一算,第五大隊從老到小人口大幾百,不到一千,算是個大村。人均差不多七八畝地。按說七八畝地出產養活一個人已經非常富足了,但這裡種出來的大多都是任務糧,挑了好的得送去鎮上收糧食的,根據賣出去的糧食分級收錢,拿回來再給村里人分。

所以臨到頭,村里人頭拿到的糧食真心不夠多,基本都是粗糧,細糧那只有誰家小孩子沒奶吃或者誰家有了孕婦病號,才捨得買上幾斤。

但不管怎麼說,人工伺候七八畝地真的是特別累。

玉米高粱土豆紅薯這種粗糧還好說,抗旱,病蟲害也不算多,侍弄起來沒有那麼費心。但是村里還種了麥子和一些稻田,那些都是細糧,都是老莊家把式精心的照顧。

這種細糧田裡面基本看不到知青的影子,生怕這群沒幹過什麼農活的把莊家伺候壞了,少收幾斤。

不過在玉米地里除草也是一件及其辛苦的活。現在玉米個頭還不算高,為了避免野草搶了養分,都得鑽進去弄。細細的玉米葉子特別鋒利,一個不小心就得在胳膊上臉上劃出血道子。哪怕最不講究的村里大嬸兒如今也得用布巾裹著臉,否則這臉就沒法要了。

不過在等上半個月徹底熱起來,玉米長得快了,葉子變得寬而長,遮住了陽光,下面就不容易長草了。

到那時候就算是到了農閒,只要老天不旱,基本就是個豐收年。

陸家三嬸的肚子大了不少,村里都說肚子裡揣的應該是倆,因為太大了。這讓三嬸做什麼都小心翼翼起來,山也不上了,地更是不下,送水都不會來了。

這兩天往地里送水都是陸奶奶送,老太太身體壯實,再加上這小半年沒少吃靈泉水,精神頭特別好。挑個扁擔掛上百十來斤仍舊能走的飛快,一點兒也不輸年輕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