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灰在70年代發大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住一家幾口人,那是足足夠了。

廠里員工一聽能分房,別提多高興了。他們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漁民上岸,但是岸上的房子其實就是窩棚,每年颱風季都得大修。若是能分了房子,那就是家裡的功臣,誰不得高看自己一眼啊。

有了這個房子做動力,廠里所有人都精神起來了。

80年年底,白清霖和陸向陽大三畢業了。大四可以實習,陸向陽直接進了家具廠,白清霖則是盯著自己批下來的那兩塊地。

這兩塊地因為是從頭開始規劃,白清霖可沒少費心,設計了好幾張圖紙,跟齊教授磨了三個月。這給齊教授煩的啊,他從沒發現這個不愛說話的小白同學這麼能磨嘰。

一份圖紙,今天改了明天改,還天天找他討論。他一個教金融經貿的,哪裡知道這些。最後「被逼無奈」,給白清霖介紹了個建築界的大佬。

這位大佬因為動亂期間受了傷,左腿不能動彈,多少人想要請他出山都沒能請動。

結果看了白清霖給的幾張圖,就動了心了。

「所以,臨街的這面你全部都要蓋樓,樓下是商鋪,樓上辦公?」吳教授看著這個圖紙,覺得很是有趣,「很少有這樣的人會這麼設計。」

「畢竟是臨街呢,不做成商鋪多可惜?廠里的衣服還能掛出來賣,做展銷什麼的,也方便。」白清霖笑嘻嘻的道:「服裝廠機器動靜大,有噪音,就蓋在最裡面。挨著寫字樓的地方蓋家屬樓,然後是託兒所。再劃一塊菜地給食堂那邊,養雞養豬啊,自產自銷,能省不少錢呢。這樣我們兩個廠子想要買啥東西,都不用出廠區,自己廠內就可以解決了。」

這種建廠方式,基本只有很大的工廠才會有這樣的考慮跟規模。譬如說首鋼。

但這裡面基雖然比不上首鋼,可是規劃精巧,讓吳教授看的連連點頭,「不錯不錯,我可以幫你。這個建築不只是要看建築,也得看看風水。你這個中心公園就很有想法,不過既然挨著託兒所,這個魚塘不如改成噴水池,周圍架高一點兒,水位降低,避免小朋友翻進去出危險。」

現在已經開始執行計劃生育了,不少人都偷摸的生孩子,但以後一家只有一個孩子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就這麼一個小孩兒,萬一出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白清霖想了想,道:「那就不弄噴水池了,電線水管都走地下,噴泉從地上走,只有淺淺的一汪水應該沒事。」

水代表財,不少廠子裡或多或少都會有個跟水相關的對象兒。哪怕是在那十年,屋裡放個小魚缸養個水草也不會有人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