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荒星走出的男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或許是因為對擬合液進行採集開發的技術超出了目前科技的上限,為了勉強做到這一步,他們不得不在其中投入驚人的資源和能量,用一個無比龐大的生產線來解決問題。

這註定了它無法被推廣,甚至無法被複製,因為光這條生產線,就是聯邦和機械體合作,用無數資源和能量堆出來的。

雖然如此,但至少生產線建造完成了。

眼下的情況,沒有人類挑剔的餘地。

在生產線建成時,對那片星雲的採集提上了日程。

因為時間緊張,雙方幾乎日夜不休,傾盡一切人力物力追趕死神。

沒有扯皮的餘地,沒有心疼砸下去的資源和能源的時間,埋頭一步步逆著不可能走向毀滅者一號。

對擬合液的開採是另一個難題,生產線勉強還能用砸錢砸資源砸出來,但這片星雲所處的特殊環境,限制了那些落後的開採技術的施展餘地。

在幾次試探性的採集中,他們甚至沒有深入星雲,僅僅只是那些試探的儀器觸碰到外圍的扭曲空間,就立刻產生了偏差,再稍微深入幾分,當即報廢。

科技差距擺在眼前,在緊迫討論後,人們兜兜轉轉,將目光投向了科技落差之外的唯一變量――也就是人類本身。

儀器容易被空間的扭曲影響,人類同樣如此,但跟純粹的工具不同的是,人類能在這種影響下,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它。

在多次討論後,最終確定下來的解決方案,是派人嘗試採集。

當然,他們不至於什麼都不準備,讓對方單獨去挑戰一片扭曲空間,這是送死。

在派人嘗試採集擬合液之前,他們做了更多準備,儘可能增加對方活下來的可能。

但誰也沒法保證對方一定能活著回來。

軍人接受了任務,開始第一次嘗試。

他帶上裝備和用來採集的儀器,穿著外骨骼機甲,步入了太空,緩慢靠近那片星雲。

第一次嘗試通常都是最危險的,因為他面對的是絲毫不了解的未知。

外骨骼機甲里裝備了通訊設備,龐大的專家團正在實時給予指導。

他步入扭曲空間,破碎的、扭曲的空間在一瞬間帶來了強烈的吸力,迫使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所幸他及時開啟了裝備,穩定住了自己。

他打量前方的那片星雲,那是他此行的目標。

他試探著前行,四面八方的吸力變大了,與此同時,他體外的某個裝備發出一聲砰然巨響,宣告了損壞。

他異常冷靜的繼續靠近那片星雲,隨著距離的縮短,扭曲空間真正的危險也隨之浮現。

吸力的增減是隨機性的,它最強的時候,足以瞬間粉碎隕石,而在它最弱的時候,隕石四處飄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