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隗林第十一次上疏,大王依然沒有採納。
趙琨:「……」
蜀地的風俗和秦地迥異,推行秦律,已經導致蜀人連續三次叛亂。也就是說,秦國吞併巴蜀以後,一共就封過三個外姓的蜀侯,三個全部叛亂。所以公元前285年以後,不再封蜀侯,將蜀地也納入郡縣制,變革太多,容易激起叛亂。
統一車轍這種命令本身沒什麼問題,確實有益於交通。然而基層官吏具體執行的時候,能出的問題可就數不清了——比如不符合標準的車怎麼處理?會不會有人暴力執法,直接沒收老百姓的牛車、驢車、羊車,甚至索要賄賂,不給就燒車……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
所以子楚不支持隗林的建議,趙琨是可以理解的。
後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有一位名叫隗林的丞相出了大力——他制定了各種度量衡的標準。這個丞相隗林竟然就是隗先生嗎?
這樣看,在三十年以後,隗林最終還是實現了他的願望——統一各種計量單位、計量器具,以及全國的車轍都是六尺,一律六尺,沒有例外。
別的不確定,但隗林這毅力,委實強大。
趙琨再也不抱任何僥倖心理——這樣看,就算他偷懶摸魚,混到秋狩,箭術還是渣渣,隗林也不一定會放他一馬。畢竟隗先生可是三十年後都沒有放過車轍的狠人。
趙琨惆悵地撫平衣袖上的褶痕,拜託甘羅:「以後的射藝課,估計我都不能按時走。封地的事,有勞你多多費心。」
甘羅在趙琨這裡,享受丞相中庶子的待遇,俸祿六百石。他是很樂意為趙琨分憂的,聞言笑道:「好,以後請鎬池君多多指教。」
走到宮門口,沒瞧見趙政跟蒙毅,或許他們先回去了。
終黎辛早已準備好車馬,就等趙琨和甘羅出來。
照舊先去封地——芒種時節,小麥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人工篩選出麥粒大、麥穗長、健壯又高產的小麥品種,每個樣品至少要有一方面特別突出——或者麥粒又大又飽滿,或者麥穗很長,把這些優勢品種集中栽種在同一塊田地中,讓它們再次雜交,多次重複這個過程,強化優勢,就能得到穩定的抗病又高產的小麥種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