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回到燕國,就極力勸說燕王1——趙國現在非常疲敝虛弱,青壯年都死在長平之戰,他們的遺孤還來不及長大,已經沒多少精銳士兵可以調用了,抓住機會去打趙國,肯定贏。
燕王也渴望開疆拓土,加上大多數公卿都贊同,於是燕王讓栗腹領兵,攻打趙國。然而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自從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趙國的軍事實力其實一點也不弱,只是國庫空虛,既缺錢又缺糧,支撐不起大規模的軍隊長期作戰,但一個能跟秦國打得有來有往的諸侯國,能弱到哪裡去?
所以當燕國的丞相栗腹領兵來襲的時候,趙國上下一點都不慌,以廉頗為首的趙國將領不怕和燕國打仗,就擔心打著打著,秦國跑來橫插一腳。於是趙國和秦國達成和平友好協議,再次交換了質子。始皇崽崽就是這個時期踏上歸秦之路的,因為有人替他去當質子。
趙王本來想把公子偃送到秦國當人質。
然而秦國的君臣都不答應——想忽悠誰呢?公子偃當人質,能有個錘子的作用?把春平君送過來,否則免談。
就這樣,春平君客居秦國,已經將近一年了。
趙國也完成了大反攻。廉頗擔任主帥,不但擊退了入侵的燕國軍隊,還俘虜了燕軍的主帥栗腹,殺了他祭旗。
在秦國占領東周國,派蒙驁攻打韓國的這個時間段。廉頗乘勝追擊,打進了燕軍的老巢,兵鋒直指燕國的都城。燕王派人向趙國求和,割讓了五座城池。廉頗凱旋歸來,成為趙國的代理丞相。
趙王一直都沒有放棄被他寄予厚望的愛子春平君,派出使者跟秦王商量,想用剛剛搶到手的幾座燕國城池作為交換,讓春平君歸趙。
秦王子楚有點動心。畢竟不需要耗費一兵一卒,就能夠得到幾座城,哪個君王不樂意?
呂不韋還沒想好,他最近收的門客有些多,甲說的有理,乙說的也在理,很難選擇。
趙政堅決反對,理由非常簡單——秦國遲早要滅趙國。趙國的王位,由春平君還是由公子偃來繼承,區別很大。因為以廉頗為首的一批老臣一向更看好春平君,最瞧不上公子偃。公子偃也不稀罕廉頗,他有寵臣郭開。
如果是春平君當趙王,文武百官上下一心,會很難對付。如果是公子偃當趙王,別的不說,他肯定先派人奪了老將廉頗的兵權,把他從三軍主帥,以及代理丞相的位置上換下來,每一場權利更替,必定會引發朝局動盪。對秦國來說,這是好事。
子楚十分欣慰,覺得公子政小小年紀,已經展現出儲君的潛質。然而子楚還是猶豫——城池是唾手可得的好處,但公子偃這個人,很難說他真的不如春平君——名聲這麼差,依然有競爭儲君的實力,就說明他不簡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