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大秦皇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無論信陵君是堅決否認,還是試圖解釋,或者避而不見。秦國使者一概笑得高深莫測,仿佛心領神會。

魏王圉的疑心病一天天加重,忌憚與日俱增,最終派人接替信陵君擔任上將軍,收回了他的兵權。五國合縱再次土崩瓦解。

最新的消息:信陵君慘遭軟禁,他的門客聚集在一起,相約發動兵變,準備趁亂救他出來。關鍵時刻,尉繚孤注一擲,違抗魏王圉的命令,護送信陵君回到封地,瓦解了一場大亂。可惜信陵君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飲酒作樂。

尉繚原本是一介布衣,與信陵君在市井中相識,信陵君禮賢下士,給他超出上等門客的禮遇,還舉薦他做官。如果說他是千里馬,信陵君就是他的伯樂。

尉繚眼睜睜地看著魏國中興的最後希望破滅,心灰意冷,在信陵待了一段時間,替信陵君安撫門客,打理封地,解決了後顧之憂。然後將官印懸掛在房樑上,悄然離去。

各國諸侯都想招攬尉繚,無論他走到哪裡,總是公子王孫的座上賓。而且,就算尉繚不肯留下,也沒有一個諸侯願意放他走——這位深謀遠慮的兵法家,原本是信陵君手中最鋒利的刀。就算他不肯歸順,養著也吃不了幾斗米,用不了多少錢,還能博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要是把尉繚放走,萬一他成了別的諸侯手中的寶刀,哪天再帶著軍隊殺上門來,那損失就太大了。

所以就算用不成,只能束之高閣,也好過將這「絕世神兵」遞進別人的手中。

不過,尉繚這廝有個比較詭異的特長——他會原地消失術。

據說尉繚經常玩失蹤,特別能跑。江湖人送綽號「魏跑跑」。至今還沒有一個諸侯能把他留住。

這天傍晚,秦王政再次打開密封的劍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柄桃木劍,輕輕摩挲良久。七八歲的小孩子初學劍術使用的木劍,對於現在秦王政來說,已經有些短小。心中一直惦記的,無非是送木劍的人——他還在趙國當質子的時候,就十分看好尉繚。

趙琨隱約明白一點點,挑亮宮燈,輕聲問:「王上想招攬尉繚?」

秦王政發出一聲長嘆:「真羨慕信陵君啊,能讓尉繚鼎力相助。寡人有辦法讓尉繚入秦,就怕他來了又想跑。」

趙琨回憶了一下:尉繚子入秦以後,政哥拿出了最高規格的禮遇,然而尉繚子認為「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對像他這樣的布衣士子過分熱情,肯定沒好事。他多次試圖逃跑,每次都被政哥追回,而且不計前嫌,依然重用他。野史上說,尉繚是韓信的老師。

魏國,盛產秦國高官——戰國的文化中心先後有兩處——最早在魏國的安邑,後來在齊國的稷下學宮。秦國的一流人才,比如公孫衍、張儀、范雎、尉繚,都是從魏國引進的。商鞅雖然不是魏國人,但他是在魏國接觸到變法,在魏國的丞相公叔痤那裡渡過了新手期,學有所成以後才入秦的。

想到這一點,趙琨信心滿滿:「王上也可以的。只要尉繚敢來,就跑不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