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呂不韋一點都不氣餒,他意味深長地說:「我的門第要等你的門第光大以後才能光大起來。」
一句話說動子楚,開啟了商業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風險投資。
現如今,呂不韋依舊敢想敢做。他先找了一個來自燕國的秦國高官——剛成君蔡澤。派蔡澤出使燕國,替他辦事。
剛成君蔡澤是一隻老狐狸,他到了燕國,絕口不提呂不韋想要趙國的河間之地。而是先給燕王喜洗腦——趙國搶了燕國那麼多城池,大王不想搶回來嗎?我在秦國熬了許多年,總算熬出頭了,現如今位列公卿,不僅在太后和秦王面前能說得上話,就連呂相也對我言聽計從。如果大王想要收復失地,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我可以幫忙說動呂相,讓秦國和燕國結盟,一起攻打趙國。
這就是呂不韋的高明之處,他自己想要地盤,卻拉燕國當炮灰。還要站在燕王喜的立場上,派人忽悠燕王喜主動往大坑裡跳。
然後呂不韋再告訴趙姬和秦王政:燕國想跟秦國合作,一起去搶趙國的地盤,燕王喜把太子丹都送過來了,真的非常有誠意,咱們是不是也表示表示?
要不是秦王政的暗衛給力,趙琨都意識不到呂不韋如此能耐。
至此,兩國即將結成同盟,一切都非常順利。唯一的問題就是——秦國這邊讓誰去燕國主持聯合伐趙的相關事宜?畢竟對面來的是太子,我方的人選,身份也不能太低。還必須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不然沒法平安地抵達燕國。一路過趙國,就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秦王政不許趙琨去,張唐又不肯去。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呂不韋的火氣蹭蹭地往上冒,他擺擺手,示意張唐暫時退下,召集門客,請大家給他出主意。
李斯眼觀鼻、鼻觀心,沒說一句話。這事情不難辦,只要派一個口齒伶俐的說客,去跟趙王溝通,讓他答應不為難路過的秦國使者,張唐就沒理由繼續抗命了。
然而這事風險很大,有可能說服趙王,也有可能直接被趙王砍頭。千萬別相信什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之所以要提倡不殺使者,就是因為兩國交兵,諸侯一怒,往往先拿使者開刀。搞得每次一開戰,官吏都不願意當使者。比如晉王殺死前來談判的鄭國軍使1,宋王也曾殺掉楚莊王的使者。
殺不殺使者,主要看事情還有沒有商量的餘地,如果能夠協商解決,何必大動干戈?
如果已經沒得談,那就乾脆把使者砍了,挫一挫敵方的銳氣,表達我方抗爭到底的決心。
一旦站出來給呂相出主意,萬一呂相順口來上一句:「很好,先生去吧。預祝先生馬到成功。」豈不是自己將自己置身於險境?李斯來秦國,還想青雲直上,不帶這麼作死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