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大秦皇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秦王政的的眼睛,像暗夜一般冷冽,似湖泊一樣般深邃,平靜地掃過全場,任何人對上他的視線都要心中一突。

反對的聲音很快就小了下去。

秦王政力排眾議,非要再給犯人一個自辯的機會。

趙琨示意鄭國先開口。

鄭國不擅長狡辯,他只是坦誠地望著秦王政,如實相告:「最開始,臣為間(間諜),修此渠不過為韓國續命數年,但對於秦國來說,這卻是萬世之功業!」

這話倒也沒錯,大渠引涇河的泥水灌溉田地,一共五期,目前只修好兩期,已經將沿途的上萬頃沼澤鹽鹼地衝去鹽鹼,變為肥沃的良田,預計五期全部修完,秦國至少要多出四萬頃上好的水澆田。

鎬池鄉的滴灌技術雖然好,卻難以推廣。因為滴灌目前使用的是經過防鏽工藝1處理的銅管道,鉻銅合金1設備的總體造價太高,難以普及到郡縣鄉鎮。就這樣說吧,整個大秦,掌握了這種鉻鹽氧化層「防鏽工藝」的工匠,一雙手就能數過來。

同理,由於相關人才的匱乏,以及技術、設備的限制,徐福的不鏽鋼也無法大規模批量生產。

而且這年頭沒有監控,哪怕趙琨安排了士兵晝夜巡邏,依然會經常出現滴灌、自來水管道被人盜挖的現象,以至於他不得不承認有些先進的東西,放在落後蒙昧的時代,很難推廣,因為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成熟。

這也不奇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不是還有半夜沿街偷井蓋,拿去賣廢品的人嗎?很多小城的賊更猖狂,大白天的就開工。趙琨有個鄰居家的爺爺,就曾經因為有人偷井蓋,散步的時候沒留神一腳踩空,幸虧救上來了。

所以百八里秦川的田地灌溉,主要還是依賴鄭國渠。希望徐福早日歸來,把海貿搞起來,賺錢充實國庫,這樣就可以適當的給百姓免稅,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時代,小偷小摸自然就少。到時候無論是推廣滴灌、自來水,還是干別的事業,都會相對容易一些。

輪到趙琨發言,他根本不自辯,而是平靜地報出了一份數據:「大渠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全長七十餘里,造田萬頃,使每畝田地的小麥產量增加到兩鍾(十二石八斗)。預計大渠修好以後,關中再無凶年。」

眾人議論紛紛,就連呂不韋的態度都明顯地軟化下來。這麼多糧食,意味著秦軍糧草物資充足,橫推六國的時代到來了。

嫪毐卻依舊氣勢洶洶地問:「鎬池君空口白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增產就增產,證據呢?」

第60章 喵~

趙琨慵懶地偏過頭,漫不經心地打量了嫪毐幾秒鐘,忽地嗤笑一聲。大侄子既然答應了他會保下鄭國,自然會提前準備好能夠服眾的證據。

趙琨一個字也沒說,但所有人都體會到了一股子濃濃的嘲諷意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