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不算很奇怪,戰國的地域歧視挺嚴重的——比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長、野人獻曝、不龜手藥之類的很傻很天真的典故,主人公都是宋國人。另外,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自相矛盾、買櫝還珠、一葉障目之類的成語,主角都是楚國人。後來宋國被楚國滅了,宋人也加入了楚國國籍。
自從秦王以會盟為藉口,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起來,要求楚國割地贖人以後,秦國的國際形象就跌落谷底,直接跌成了負數,還不如楚國呢。
趙琨正要反駁,尉繚先開口了,他反問道:「你覺得什麼是王道」
張溫認真地說:「施行仁政,忠君愛民,恢復周禮……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就是孔孟極力推廣的那一套儒家理論,趙琨捏著鼻子聽完了。只聽尉繚輕飄飄地說:「哦,可是孔丘(孔子)為了闡明推廣王道1,求見過七十多位國君,都沒有得到任用。當時周天子尚在,卻跑去遊說諸侯,孔丘本人是否『忠君』,還有待商量吧。」
趙琨暗暗好笑,尉繚這番話,明明是陳述的語調,聽在耳中,卻是十足的諷刺。偏偏他說的還是事實,難以洗白。
張良默默地聽著,若有所思。
張溫漲紅了臉,深吸一口氣說:「那先生認為,什麼是王道,什麼是霸道?」
尉繚淺酌小半杯酒,笑吟吟道:「我們兵家,沒那麼多彎彎繞繞。遇見不聽話的諸侯,滅掉他的國家,從他身上碾過去,就是王道。這個諸侯對你俯首帖耳、恭恭敬敬,你依然滅了他的國家,還從他的祖墳上碾過去,這就是霸道。依我看,近百年,秦王的品德都極其出眾——天下第一德就是武德。」
趙琨暗笑:這個尉繚是有點東西的。
張良見兄長吃癟,眸光閃爍了一下,狡黠地岔開話題:「我知道先生是誰了,國尉繚,猜得沒錯吧?」他和兄長半路上遇見過魏國的使節團,魏國使節正在追殺的人應該就是尉繚。這很容易猜出來,假如讓張良來當魏王,他也不會放任尉繚這樣的兵家傳人去秦國發展。
「後生可畏。我小時候可沒這般機敏。」尉繚饒有興趣地審視著張良,忽然在他頭頂挼了一把,對趙琨說:「你這個表弟,很是聰慧。我師父若是瞧見他,必定歡喜,沒準兒又想收徒。」師父還有一門絕學,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發現好苗子,八成會起收徒之念。
張良被誇了,表現得十分淡然。似乎對方誇得不是他。
沒聽說尉繚還有師父啊,趙琨好奇地追問:「先生的師父是誰?」
尉繚朝南方一拱手,道:「我師承鬼谷門下,家師黃石公。」
趙琨沒搞懂:「鬼谷子不是王詡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