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不慌不忙,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國君,想用千金的高價求購千里馬。然而千里馬難得,一轉眼就過了三年,國君仍舊一無所獲。這時,宮裡一個職位卑下的小小侍臣,竟然自告奮勇地站出來,對國君說:「請將這個差事交給我來辦!」
國君點頭同意。不到三個月,侍臣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寶馬良駒,可是就在他準備買馬的時候,這匹千里馬竟然死了。他思慮了片刻,仍然拿出500金的巨資,將死馬的屍骨買了回來。
國君見到千里馬的屍骨,火冒三丈,怒斥這位侍臣:「我要活馬,你買這匹死馬回來有什麼用?不是白白浪費了五百金嘛!」
侍臣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請國君息怒,這五百金也不會白費。一匹死馬國君都願意出高價買走,這個消息一旦傳開,人人都會相信您是真心喜愛良馬的人,而且獨具慧眼,一諾千金說話算數。這樣,一定會有人帶著千里馬登門,獻給國君。」
後來,不到一年,這個國君果然得到了三匹別人主動獻來的千里馬。
郭隗狡黠地對燕昭王說:「如果大王真的想要招賢納士,網羅人才,就請先從我這副『馬骨』開始吧。我這樣的都能得到重用,何況那些才能勝過我的人呢?他們難道還會嫌千里的路程太遙遠嗎?」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修築宮殿——黃金台,並拜郭隗為老師,極盡禮遇。消息傳開以後,樂毅從魏國趕到,鄒衍從齊國而來,蘇秦從洛陽而來,劇辛也從趙國趕來,人才爭先恐後地聚集在燕國。
樂毅負責操練士兵,整頓軍備。
蘇秦負責搞外交,他遊走在列國之間,身佩六國相印,還專程去齊國放煙霧彈,誤導齊王對局勢的判斷。
鄒衍負責內政民生。鄒衍就是《五德終始說》的創始人鄒子。
據說鄒衍來時,燕昭王親自為他打掃台階,將竹蓆細細地擦拭乾淨,以弟子之禮,在黃金台上拜鄒衍為師,並且修建館驛請他居住,隨時聽取他的意見。
鄒衍不僅是個理論高手,在實踐方面也是王者。為了給燕昭王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鄒衍經常去各郡進行實地考察。有一年的春天,鄒衍來到漁陽郡,發現別的地方都已經是春風楊柳、春意盎然了,唯有此地積雪都沒有融化,看起來仿佛時光還停留在冬日。漁陽郡城的寒氣太盛,草木不豐,當地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
傳說鄒衍登上郡城南面的一座小山,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他一連吹了三天三夜。這座小山便飄來暖風,在明媚的陽光下,郡城冰消雪融,草木發芽,鮮花綻放。緊接著,整個漁陽大地變暖,百姓趕緊下地耕種。這一年莊稼長得特別茂盛,五穀豐登。鄒衍還從全國各地找來了許多漁陽郡缺少、或者還沒有的優良種子,教導百姓掌握識別、種植這些農作物的方法。從此,漁陽郡的百姓生活漸漸富足。
鄒衍離開漁陽之後,百姓懷念他,就將他吹律管的小山命名為「黍谷山」。甚至在小山上為他修了生祠、立碑,就叫鄒夫子祠……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