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國,才發現傳言有誤,屯留城總共也就一萬多人。秦法推行的非常成功,官府辦事高效,獎勵耕戰的制度深入人心,秦國百姓熱衷於耕田立功,或者從軍殺敵立功,日子過得很充實,整體比韓國的百姓要富裕一些,尤其是咸陽、鎬池一帶。
秦王政也有十分溫情的一面,至少對趙琨、尉繚、李斯等近臣都很好,不是那種禮賢下士的作秀,而是真正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細緻入微,挑不出毛病。
作為一個法家,韓非的很多理論,只有在秦國,才有機會一一實現。根據師弟李斯透露的內部消息,由於秦王直接管轄的疆域不斷地擴張,早已超越了任何一個諸侯直屬的土地,曾經的官制、律法等等都不太適用了。秦國正在籌劃改革,要開創萬世之先河,韓非的內心深處是渴望加入這份事業的。然而作為韓國的公子,他又迫切渴望保住韓國,與想要橫掃六國的秦王政政見不和,這些日子,他們已經數次爭論,都想說服對方。
但不管怎麼樣,韓非對秦王政的印象已經改觀了。這位年輕的君王,是師弟李斯的貴人,也是他的進退兩難。
秦王政帶著趙琨和韓非一起登上觀星樓,站在高處,只見以章台宮為中心,各處宮殿、王城、內城、外城的燈火次第亮起,稠密如天上星河環繞。
從暮色朦朧,到萬家燈火的場面太過震撼,韓非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卻聽見趙琨說:「韓公子非就不想點幾盞燈,加入這繁華夜景嗎?」
第113章 一唱一和
秦王政展了展堆疊的廣袖,跟趙琨配合,一唱一和道:「寡人看了韓公子非的新作,治國理念甚是精妙,但僅僅是書面文章,具體實行起來,恐怕會遇到很多問題。公子就不想親手實現自己的志向嗎?」
韓非苦笑,他當然想、非常想。他在韓國可不曾被君王這般重視過。秦國的變法,無論是商君(商鞅)的魄力和手段,還是秦孝公的無限信任、無條件支持,都是韓國無論如何也模仿不來的。就算他可以當第二個商君,韓王對他的信任也不可能達到足以成事的程度。除了秦王政,再沒有任何一位諸侯,能實現他以法治國的理念。
但他肩負的責任……
韓非微微垂著眼,沉默地立在那,仿佛對趙琨的話置若罔聞。好半天,才幽幽開口:「我心匪石,不可、可轉也。」我的心並非圓卵石,不可隨便反轉,改變立場。
關鍵時刻,韓非口吃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忽然有點厭棄自己。每次開口,總是惹人嘲笑。韓國的宮廷筵席,公卿百官三三兩兩,觥籌交錯,講些奇聞異事、詼諧的笑話來活躍氣氛。他永遠插不上話,也融不進去。每逢上朝,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要向韓王獻策,大王卻總是不耐煩地揮手打斷,「敢不敢把舌頭捋直了再來說話?」
就像無數次一樣,這次跟秦王政的會面,終究是搞砸了吧?秦王政也知道他言語不順了。一個因為說不上話,總是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著書立說的結巴。
抬眸看去,秦王政卻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只說:「不要這麼快拒絕。水上樂園還沒游遍吧?秦嶺風光也是一絕,讓小叔父陪你多玩幾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