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頓了頓,又提醒小叔父說:「牧師習透露了那麼多官牧的內情,在太僕寺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他是個養馬的好手,被弄死可惜了,以後就讓他跟著小叔父吧。」
趙琨沒想那麼多,他猛地一拍腦門,「學府已經建成了,實行分院制,動物科學學院還缺一名院長,牧師習原本就管著一百多號人,又從事畜牧業多年,經驗豐富,可以勝任院長的職位。」
叔侄倆私下裡什麼話都說,秦王政還吐槽昌平君。說昌平君除了當相邦(丞相)不太行,幹啥都很行,琴棋書畫樣樣玩得轉,酒色財氣,五毒俱全。
趙琨心知肚明,其實昌平君也沒有那麼糟糕。只不過秦王政心目中最佳的相邦人選是李斯,心中已經有一個滿分的相邦,所以瞧誰都不好。
他暗暗好笑。
然而一般情況下,混官場要看資歷,要看功勞。李斯這兩樣都缺了點,難以服眾。趙琨這個狗頭參謀給大侄子出了個主意——先容許韓王俯首稱臣,派李斯去接收韓國的輿圖和國璽,賺足功勞。然後隨便找一個藉口,比如韓王撕毀盟約,與趙國、魏國結盟背叛秦國,再打過去就行。
秦王政盯著趙琨看了半晌,總感覺小叔父平常不是這種標準的政客作風,難道給尉繚當徒弟,終於還是學壞了?
商量完正事,一看時間,宮門已經上鎖。
秦王政留趙琨同住。
一片靜謐之中,年輕的君王正伏案批閱奏疏。
趙琨一邊在竹紙上繪圖,編寫圖文並茂的科普教材,一邊等夜宵。
回到秦朝以前,他一直以為銅鼎、銅燈都是青銅色,直到看見實物,才知道其實是金燦燦的銅錫合金、銅鋅合金。美輪美奐,可惜含有鉛等重金屬,用來盛放酒水,喝多了對身體不太好。
時下流行的漆器,同樣不適合盛裝食物。尤其是酸性的液體,比如果醋、果汁、醪糟等等。
趙琨堅持使用無釉的陶器飲水,裝果汁。給秦王政和張良等親友弄了幾套原始的青瓷餐具。這種青瓷屬于越國的低溫瓷器,曾經一度在楚國滅越國的戰爭中失傳。近些年,又被工匠復原出來,技藝還有所提升,甚至出現了彩繪、雕鏤等裝飾,算是瓷器的萌芽。
這個時代,工匠是賤籍,由於鎬池鄉的工匠待遇好、地位也沒有那麼低。所以這些陶瓷匠人直接就投奔了趙琨。趙琨也不藏私,直接將製作無鉛高溫陶瓷的步驟寫下來,交給這些工匠,提供資金和場地,讓他們自主研發瓷器。誰最先燒制出優質的瓷器,誰就是陶瓷作坊的最高管理者、話事人,享受鎬池君的上等門客待遇。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