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大秦皇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紙書問世,翻閱、攜帶起來十分的輕巧方便,紙張紋理美觀,手感也相當好。插圖色彩分明、鮮艷又形象,是竹簡和絹帛難以相比的。驚艷了無數讀書人。他們各自派遣僕從,將水上樂園中售賣的各種書畫用紙都搶購一空,就算不寫文章,閒來無事,拿來練字也不錯。紙張摸著十分平整、細膩,寫寫畫畫,應該比絹帛更好用。

甚至有愛書之人如痴如醉,忘我的閱讀,仿佛腳底生了根,從此長在天一書坊之內了。竟然錯過了飯點也不覺得餓。

那些拜師求學多年,都一不定有機會接觸的諸子百家的秘籍,現在只要伸手就可以摸到。花錢還能買回家,不花錢也能翻著看一會兒,書坊不會攆人。如果要買,也是從倉庫里另取一本相同的新書,書架上這些,只是樣品。可惜隔行如隔山,有些內容外行看不出門道,就只能瞧個熱鬧,了解一點皮毛。關鍵的知識,大多是父子、師徒之間口口相傳,並且絕不外傳的獨門秘技。

也有許多故事書,只要識字,就能暢快地閱讀,讓人十分愉悅。

要是擱在從前,絹帛太貴,大多數書籍都寫在竹簡上,一般幾十到幾百字就是一卷,字數太多會很重的,拿久了手累。四書五經加在一起的總字數,再添上標點符號,還沒有後世隨便一本長篇玄幻小說的字數多。所以一整車竹簡其實也沒幾本書。

那麼問題來了,莊子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到底是在夸惠施學問淵博、有許多著作,還是在嘲諷他讀過的書少呢?後世的成語「學富五車」,當然是誇讚一個人博學,五車紙質書,那委實了不得。但換成竹簡,莊子的本意是褒是貶,還真不一定。因為莊子接下來說「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惠施的學說乖謬駁雜,言辭也不中肯、不恰當。

趙琨帶著這種疑惑,親自接待荀子和黃石公。

仿佛是某種比拼,荀子帶著韓非,黃石公帶著尉繚。這兩對師徒,一個比一個衣冠楚楚,襟袖還散發著薰香的芬芳氣息。趙琨從沒見過尉繚不上朝、不去官署也穿得如此齊整,忍不住多瞧了兩眼。

尉繚一把將趙琨提溜到跟前,得意地對黃石公說:「師父,這就是你的徒孫兒,師兄一天夸三遍的那個鎬池君。」

他們其實已經見過一面,黃石公是典型的南方人的長相,身材勻稱、膚色偏深,骨骼有點嬌小玲瓏,因此胳膊上肉不少,卻依然顯得纖細。他保養得當,打扮新潮,在將近七十歲的長輩之中算特別養眼的,就像是江南煙雨中的一隻白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