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大秦皇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先生直接拿了一根竹竿,問大家是長是短?

這竹竿在北方算是很長的了,所以許多學生都說長。也有南方的學生一口咬定這竹竿短。

先生拿起一把戒尺,還沒竹竿的一半長,這下所有人都說竹竿長。

先生又拿起一根更長的竹竿,並排放,先前那一根就顯得短了。

然後他用特別欠揍的調調說:「以《山海經》中的巨人夸父的身高為標準,在座的都是矮子。以我一歲的女兒為標準,你們都是巨人。從道的立場來看,萬物沒有貴賤之別,從萬物的立場來看,萬物都是自己為貴,他人為賤。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貴賤是客觀存在而非主觀意識……跟宇宙相比,天地可以像米粒一樣小。跟極微極細的微粒相比,毫末也可以如山丘一樣大。」

趙琨:道家不愧是人類智慧的高峰。

《老子》只有五千言。可哪怕是同一段話,趙琨每次聽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每個先生的解讀也都不一樣。

不過按照道家的理論,心中動念,就已經有了立場,人有了立場,說出來的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他一個人的偏見。

大約過了十幾天,每個院的公開課,趙琨都聽過一節。他十分佩服古人,生產力確實拖垮,物資匱乏,科技也遜色了一點點,但創造力驚人,並不缺乏頂尖的人才,有個別超越時代的技藝,現代科技都沒法復原出來。

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子學實行分院制,目前人人都可以去聽的公開課很少,只有法學和儒學。專業課倒是挺多,但各院分開教學,到目前為止,國子學的老師彼此之間還不太熟悉,就像一盤散沙,各搞各的,每個人都是單打獨鬥。譬如散兵游勇組成的雜牌軍,看著聲勢浩大,在精銳面前不堪一擊。

趙琨決定組織一場集體活動,促進各院之間的協作交流。

先來個預熱,將賽馬場改成自帶觀眾席的舞台,讓每個院準備三個節目,抓鬮決定表演順序,請所有師生共同觀看。

休息一天,接下來,國子學的祭酒、院長、博士、助教、圖書管理員加在一起,一共三十五人。

抽籤組隊,分成七組,競爭特殊獎品。一等獎是五千萬錢外加十枚紀念國子學成立的金幣。但這五千萬大獎不歸任何個人支配,而是作為國子學的助學金,給所有教育工作者發放福利,比如寒食節的青團、端午的粽子、新年的禮包……另外,學生勤工儉學的月錢,除了付出勞動,按市場價應得的那一份,再從助學金中出一份,算是雙倍收入,助力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屬於個人的只有十枚鑄造工藝和純度都遙遙領先的金幣,以及五千萬助學金的命名權——某某某助學金。命名權聽起來雞肋,但對於渴望名傳千古、流芳後世的人,有致命地吸引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