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大秦皇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李牧數次擊退入侵的外敵,兩次擊退秦軍,秦軍的戰損高達十五萬人,可謂勞苦功高。郭開一時間也拿他沒辦法,就跟邯鄲姬聯手,先說些讒言,動搖趙王對李牧的信任。

尉繚決定助郭開一臂之力,再添一把火,派鬼谷弟子教趙國的小孩子唱童謠:「趙為號(趙國放聲哭叫), 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之生毛。」

童謠傳播得十分迅速,很快就傳遍邯鄲的大街小巷,傳到了趙王偃和太子遷的耳中。可惜滿朝文武,分析來分析去,只覺得這個童謠不吉利,像是一個預測未來的神秘讖言。

就在這當口,趙國發生了罕見的大地震,山崩水竭,隨之而來的饑荒,更是席捲了半個趙國。讖言再次應驗,真的是趙國哭,秦國笑,地生毛。

關鍵時刻,趙王偃駕崩了。他掌權期間,重用李牧,北逐匈奴單于,大破東胡,消滅襜襤,擊敗秦軍。趙國還從燕國搶來不少土地,算得上能與秦國一戰的軍事強國。奈何趙王偃的私生活過於混亂,史書上的風評一向不怎麼樣,諡號趙悼襄王,不是昏君的諡號。

然而他信任奸臣郭開,逼走老將廉頗,廢長立幼,也埋下了亡國的禍根,算不上英明。

太子遷繼承王位,成為趙王遷。但前王后留下的嫡長子趙嘉更得人心。趙王遷想殺掉廢太子趙嘉,永絕後患。奈何趙嘉也不是傻的,無論趙王遷派幾波人召他回京,他都龜縮在封地,築高牆,修城池,帶兵跟林胡、婁煩等遊牧民族搶奪地盤、人口。任憑朝廷催促威脅,絕不踏出代地一步。

這時候,趙國的朝局已經非常糜爛了,內憂外患,國庫空虛,民生疲敝,拿廢太子趙嘉也沒什麼辦法。

不過李牧帶出來的士兵,勇武精銳,趙軍依然具備與秦軍一戰的實力。可惜因為地震和饑荒,趙國的後勤出了問題,糧草已經開始供應不足了,消耗的軍械也難以及時補充,於是李牧被迫選擇堅守城池,不與秦軍正面交戰。

這樣耗下去,對秦國的國力也是極大的消耗。別的不說,單是遠距離運輸糧草到前線這一項,運輸一份,運糧兵在來回的路上就要吃掉兩份。雖然秦國耗得起,但如果有辦法能多保留一分實力,那當然更好,以後對上楚國,也更有底氣。

尉繚又安排鬼谷弟子編了新的童謠,在趙國散播——趙國何號?秦國何笑?有木生子,盜國盜寶。

通俗一點說,就是:趙國人為何放聲哭叫?秦國人為何開懷大笑?因為有木生子,盜國盜寶。

隨著童謠傳遍邯鄲,驚動了趙王遷,再次被當做預測未來的讖言。很多趙國人都在猜測「有木生子」指的是什麼?難道是說會有一個姓李的人,竊國竊寶,導致趙人哭,秦人笑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