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娜·戴溫的話也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尤其是喜歡夏真的影迷,他們認為這首歌非常勵志,不少人認為這首歌寫出了夏真一個外國人在美國的心聲:無論多麼艱難,每天都有陽光。
電影拍攝過程中,原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劇組探班,也談了自己的感受:「無論是查寧·塔圖姆還是伊妮德·夏都是非常盡職的演員,對電影很期待。」
有原著作者的肯定,書迷反對夏真的聲音稍微小了一點。
夏真推特下面留言每天都很熱鬧,英語、韓語、日語,時不時還會有中文,就連《人物》雜誌也說「她或許不是推特粉絲最多的一個,但確實範圍最廣的一個,擁有相當紮實的粉絲基礎」。
不少EVE也在夏真的粉絲俱樂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感覺真殿去了美國,活潑了不少。」】
【「好想En啊,今年S.M家族演唱會En會回來嗎?」】
【「東方神起開演唱會了,會不會有En啊?」】
【「真殿好厲害啊,和好多好萊塢大腕都是好親故!」】
事實上,隨著電影拍攝進程加快,夏真確實有回韓國轉一圈的意思,因為《分手信》拍攝過程順利,比預期收工時間提前大半個月,按照夏真日程,《分手信》後她應該進入《鬥士》劇組,可是這部聚集馬克·沃爾伯格、克里斯蒂安·貝爾、梅麗莎·里奧等諸位大牌的電影,在資金上卻是捉襟見肘,直到現在劇組依然沒有湊夠足夠的資金。
作為演員,夏真自然是不可以揪住導演的領子咆哮「你到底缺多少錢,我補給你」,但湊不齊製作費的劇組,確實會讓演員懷疑這部電影是否靠譜,要知道她為了《鬥士》已經推掉兩部今年開機的電影,若《鬥士》還不能如約開機,明年她在美國上映的影片會大幅度減少,曝光率也會隨之降低,這個損失對夏真來說是無法估量的,畢竟在美國人眼中她是個外來戶,沒有作品沒有曝光率,很容易給外界一種信號——「她不行了,該回老家了」。
出於對經紀人崔成旭的信任,夏真拒絕了所有檔期可能衝突的電影,隨時準備進入《鬥士》劇組拍攝,每當這個時候,夏真就會和《分手信》女主角莎文娜產生共鳴,等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見盡頭的等待。
連導演大衛·O·拉塞爾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電影才能拍攝,更何況崔成旭。
於是夏真決定回韓國活動,長期的等待太熬人了,她要干點別的,出張mini唱片似乎是個好主意,CAA是不可能給她出唱片的,因為不值得,萬一夏真唱片銷售情況不好,還會拖累她的演藝事業,要保證唱片銷量,還是要回亞洲。
得知夏真拍攝完電影要去韓國,查寧·塔圖姆非常感興趣,「要不我和珍娜也和你一起去,我和珍娜去韓國再度一把蜜月,你來給我們做嚮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