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韓娛同人] 韓娛之巨星時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於是網絡上關於「En是否要出音樂專輯」討論的更加響亮。

*********

大約因為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沒出現《珍愛》,夏真毫無懸念的摘得最佳女配角桂冠。

不過本屆多倫多影評人協會,還是搞出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比方說喬治·克魯尼意外敗給近年來爛片不斷的尼古拉斯·凱奇,失去了影帝頭銜,而《在雲端》不敵《飢餓》和《無良雜牌軍》,就連毫無懸念的最佳劇本獎也是和《無量雜牌軍》共同摘得。

緊隨其後的紐約影評人協會頒獎典禮,夏真再次以一票之差輸給了《珍愛》的莫妮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則將最佳女配角頒給了夏真和莫妮克兩個人。

不少媒體調侃「伊妮德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女配,連獲獎也是」,連布萊克也很惋惜地說「《珍愛》題材實在是太討評委喜歡了,你已經很棒了,不要氣餒」。

像是在驗證媒體的預言,之後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夏真接連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莫妮克,莫妮克和夏真都不是白種人,一個是黑人,一個是黃種人,在白種人為首的美國能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

《大偵探福爾摩斯》上映後歐洲票房一路飄紅,這是夏真繼《007:量子危機》後,第一部公映的電影,作為一部徹頭徹尾的男人戲,夏真在《大偵探福爾摩斯》中只是用來點綴的綠葉,但是歐洲主流媒體一反常態,給予她這個配角很高的評價,畢竟這是「敢於潑福爾摩斯一臉酒」和「福爾摩斯唱對台戲」的女人。

英國甚至用「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去形容夏真,電影上映後,《帝國》雜誌評價夏真,「……較於瑞秋·麥克亞當斯,伊妮德·夏的戲份真是太少太少了,但是整部電影,她給我的印象絕不輸於麥克亞當斯,我開始正視這個不到20歲的少女,她確實是一流的演員,而不止是一個長得好看的花瓶。」

夏真名聲越響,那些和夏真簽下合約的電影投資商和GG商就越高興,他們支付給伊妮德的酬勞,不及好萊塢當紅影星的一半,要知道和伊妮德同齡的女演員,《暮光之城》系列女主角克里斯亭·斯圖爾特片酬已經漲到了700萬美元打底,也就是少於700萬美元的合同,根本不會入她的眼,而票房號召力絕不輸於斯圖爾特的伊妮德片酬不到500萬美元,而且還是上下浮動很大的那種,用「物美價廉」形容一點不為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