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韓娛同人] 韓娛之巨星時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對於一部2500萬美元製作費的低成本電影,1864萬美元票房成績並不差,但是這個票房數字卻遠遠低於媒體和電影公司2500萬的期待值,更不用說夏真曾經幻想過的三千萬美元票房。

巨大的落差,讓媒體無法接受,第二天美國各大門戶網站都是「『叫好不叫座』?En導演處女作北美首周公映遭遇票房滑鐵盧」、「天才En的票房危機」。

《好萊塢報導》評論員則客觀評價,「對於一部犯罪題材電影,《安和安吉拉》的票房完全是正常發揮,媒體應該客觀看待票房成績,不能因為導演是伊妮德·夏就期待電影票房一飛沖天,伊妮德並不是上帝。」

和北美票房成反比的是海外票房,海外上映兩周,《安和安吉拉》票房已經突破八千萬大關,貢獻最大的是亞洲市場,《安和安吉拉》亞洲公映十天票房突破五千萬美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許多好萊塢大製作電影,《安和安吉拉》有可能成為今年海外票房最高的獨立電影。

《娛樂周刊》主編直言不諱地說,「這不是《安和安吉拉》的成功,而是導演En個人的成功,EVE根本不管電影講得是什麼,他們只是支持偶像,對於電影公司來說,這是一件絕佳的好事兒,導演自帶粉絲,對伊妮德·夏以及她心血之作《安和安吉拉》則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因為她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是衝著她的作品,還是『En』這個名字。」

《名利場》卻覺得《娛樂周刊》的評價有失偏駁,「個人名氣大於作品名氣並不只是伊妮德·夏獨有的現象,電影公司喜歡用大牌明星看重的也是這些巨星的票房號召力,計較究竟是作品本身好帶來的高票房,還是導演名氣大帶來的高票房,根本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因為很難一分為二的看待這件事,《安和安吉拉》確實是一部好電影,若非如此,伊妮德不會得到如此多的獎項,僅僅以為她名氣大粉絲多,就迫不及待否定她的執導能力,對電影投資方、製作方和出演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是一個嘲諷。」

就在外界為電影《安和安吉拉》「究竟是電影本身優秀帶來的高票房」還是「導演伊妮德·夏和幾位演員名氣大拉來的高票房」爭論不休時,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揭曉,《藝術家》、《點球成金》、《安和安吉拉》三部影片成為當晚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大的贏家,呈現三足鼎立。

最佳影片由《藝術家》和《安和安吉拉》共同摘得,最佳劇本則是《安和安吉拉》、《點球成金》,夏真雖然沒有得到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卻由艾倫·佩吉、米歇爾·威廉士以及梅麗爾·斯特里普共同摘得,除此之外,《安和安吉拉》還得到了一個最佳音樂獎。

頒獎台上,身穿黑色禮服的夏真看上去病懨懨的,這段時間為了電影宣傳,夏真東奔西走幾乎都在飛機上度過,加上這段時間外界對《安和安吉拉》非議聲很大,新電影女主角遲遲沒有著落,夏真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一直以來,我感謝的都是別人,其實我心裡最想感謝的是我自己,謝謝自己四年以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謝謝自己從未放棄理想,不是每個長得漂亮的21歲姑娘都能當導演,即使她是個演員,我做到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請為我鼓掌,謝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