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徵年方十四,是寒山書院最有潛骨的學生了,寒夫子當年找到他家中時,他正在田裡跟著父母做農活,寒夫子給他父母上課,說清南祈不論男女皆有學堂,無需銀兩,他是家中獨子,父母年邁執著,不願他去學堂,家中收成總是個問題,寒夫子每年就帶著學生來幫著一起收成,才換來次年他有學可上,初入學堂,他十一歲。
短短三載,他超了無數早早求學的學生,也成了寒夫子得意門生,就等今歲秋闈,一舉得名,前日他爹娘老身成積,不治身亡,他打理完父母的後事,在家中發現一封父母寫給他的信,上頭寫:
『當年,先帝在世,家中一貧如洗,窮的連鍋都揭不開,多虧蘇御史和官員巡視這一帶,自掏腰包給了家中幾兩銀錢貼補,才有了現在的他們一家三口。』。
蘇御史許不在乎小恩小惠,他們當百姓的,哪能不在乎,這點施捨,是他們可以活命的本錢,他看著這封遺信,是他父母合力寫的歪歪扭扭字跡,不是他人偽造的,令他想起那日蘇府被送上斷頭台,有人在他耳旁小聲呢喃了句,「可惜蘇府連個弔唁的人都沒有。」
當下白徵心覺這話哪裡怪怪的,蘇府犯錯,連累九族被誅,怎會有人心疼蘇府呢,那晚他看到父母遺信,才知此話當真,當即他寫了信給寒夫子,說他不再去學堂,思索再三,給自己在父母身旁立了墓,寒夫子冒著夜趕來勸阻,才給了他刺殺的機會。
蘇府一事,蘇府確實有錯,若不去學堂,他能一門心思為父母和恩人守墓,恰恰是去了學堂,他讀書習字,心中有一桿已經傾斜的秤,蘇府罪孽深重,死不足惜,可他是父母養的,沒有蘇御史,哪來的他父母,再者父母的話怎能不信呢,是以他選擇用自己罷學為誘,殺了寒夫子,這樣父母的話他聽了,他心中秤砣散去,也能心安理得的死去。
張清檐嗤笑一聲,「白徵你上當了。」不僅她,檀允珩和陸簡昭也清楚了二人過來在馬車上一直弄不明白的問題,白徵讀書明事理,明知蘇府九族胡作非為,還要幫蘇府殺掉寒夫子。
這下明了,白徵父母受過蘇翁恩惠,白徵看到那封信,又受了學識,明事理,才有糾結,那麼殺掉寒夫子而後自殺,維了蘇御史當年的滴水之恩,攪得朝廷不得安生,白徵心中那杆翹起的稱上,也親手殺死了自己,全給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天衣無縫的密謀,從一開始就錯了,蘇御史在先皇在世期,官居六品,是跟著瑞親王這個號稱『百姓心中的慈心人』過來巡撫,錢是先皇散的,是蘇翁一家家給的,那是先皇唯一一個看起來算是明智之舉,給百姓一些銀兩,實際上是讓百姓自生自滅,不吭聲地收走了田地,拿來種專供給皇室所食之物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