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個意外,安溪對污染的「等級」有了更加清晰的具象化了解。
簡單來說:假設整體員工樓污染是一桶水,安溪吃進去一碗水, 她容納污染也就只有一碗水的量,最後消化完成得到的也就只有這麼一碗水的量。
過去因為身體承受力安溪只會容納「一碗水」,直到情感面具, 因為對方是失控污染, 安溪又被面具污染失去了嘴巴, 一口氣吞食了整個情感面具。
但那個面具是被藍寶石稀釋過的,原本就沒有剩下多少,所以安溪也沒有感覺完整污染跟「一碗水」有什麼很大的差距。
直到這次遇到員工樓污染,安溪每每「一碗水」還沒容納消化掉, 第二碗水又攻過來了,她只好吃下。
這樣一碗接著一碗, 安溪這兩周幾乎吃下四分三桶「水」,最後四分之一還是因為員工樓污染趨利避害的本能終於上線, 逃了,安溪才沒有吃上。
安溪頭一次容納一個宿主的污染四分之三之多,徹底消化之後,得到的新污染特性更接近於員工樓原本的污染特性——
這一點也更新了安溪的認知。
她一直以為容納污染之後,污染會根據不同宿主發生變化,所以基本上她容納的污染跟原宿主污染所呈現的特性幾乎全部都有很大的差距。
現在她發現這個認知並不完全準確,在她容納四分之三員工樓污染後,污染特性幾乎是複製過來,只有很小一部分區別。
根據這點,安溪初步更新概念:容納一個宿主的污染越多,污染完整性越強,會被自身改變的越小;相反容納越少,越容易被自身影響改變特性。
安溪悟了。
假設不喜歡某個宿主的污染,可以少吃……容納一點。
員工樓污染特性有四條之多,分別是:
一:樓層分隔二:容納污染三:扭曲污染四:淨化污染安溪之前推測的三條全對,只是三四兩條是被她一起歸類到「改造污染」當中,而容納污染被推測成吞噬污染。
安溪越看五條規則越覺得詭異,聯想這棟樓存在的根源來自於她媽媽,聯想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安溪很難不懷疑這棟樓創建的目的—
—不會是為了養她吧?
第一個特性隔離樓層,猿女士之前提到過最開始這個特性並不是完全的隔離,是可以通過通關從樓下爬到樓上的;第二個特性容納污染不用說了,安溪長這麼大就沒有見過除了她之外第二個容納污染成功的人,而她會容納污染也是因為媽媽的教導。第三扭曲污染,這個在員工樓上的呈現非常血腥,而現在的員工樓污染是被影響改變過的,安溪不知道最初這個污染特性是怎麼呈現的。
但是安溪知道有一個並不血腥的例子,崇井小區的[井],他最初的污染是血腥的,但是校長拂去了他心臟上的污穢,給他一個新的住所,改變了他的污染。
安溪想或許這才是員工樓扭曲污染的初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