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如天上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謝候在李勖這碰了一顆軟釘子,正覺尷尬,忽見那臉色蒼白的紅痣女正靜靜地看著自己,一下子便窘得麵皮發熱,朝著正房裡喊了一句「阿姐我出去了」,便大步朝著蕭牆而去。

上官風扶著上官雲慢慢站起身來,忽然又見他一陣風似地旋了回來,進屋拿上一摞書又一陣風似地旋走了。

昨夜京口的大雨同樣灑在了荊州的土地上,何威子時初刻薨逝,今晨這消息便傳遍了徐州。

溫衡隨李勖一道前去都督府議事,除別駕刁揚外,卻是在那裡見到了另外一位刁家之人,乃是豫州刺史刁逵的長史何泮。

刁逵素來與荊州交好,何泮又是荊州何氏的旁宗,在這個當口派何泮來京口,名義上說是代刁逵給家中送信,實際目的何在,今日前去議事者心裡都如明鏡。

趙勇以上賓之禮待這位說客,顯然是心意已決。

李勖剛回到營中,盧鋒便送來了廣陵的回信。

廣陵位於京口對岸,與京口隔著四十里江面遙遙相望,是北府軍的另一處大本營。此地原屬兗州地界,後被劃分至徐州,乃是一條重要的南渡要道,現下由高陵侯王珏之婿馮毅鎮守。

馮毅與李勖情況相似,俱是在平復長生道叛亂中脫穎而出的北府新秀,如今他被封為四品奮威將軍、陳蔡太守,自婚後便被調往廣陵節制流民,不使北人南渡。

自慕容瑋反出大秦、復建大燕後,鮮卑人便與羌人斗作一團,一時都顧不上大晉,大晉邊境沿線為之一松,北方流民紛紛攜家帶口,趁此機會尋求南渡。

因此,駐守廣陵便成了既有軍功可立又無硬仗要打的美差,馮毅駐軍在此,外不受趙勇節制,內又可厲兵秣馬、豐厚羽翼,這樣的好差事能落到他頭上,雖說與他圓滑善於交際的性情有關,自然也離不開他岳父的一番運籌。

李勖與此人來往不多,浙東作戰時,他們二人一個在會稽,一個在吳郡,也算是並肩為翼。不過馮毅此人立功心切,領兵時並不怎麼考慮與別部的配合,對李勖似乎也隱隱存著一絲比較之意,因此二人雖成了親戚,又同在北府,至今卻也沒什麼交情。

李勖之所以給他去信,將趙勇謀反之意透露給他,不過是因為此事根本瞞不住他而已。

荊州據有上游之利,一旦開戰,下游糧草必然告急。京口密邇三吳,糧草全賴此地供應,李勖若想起事,必先得三吳糧草不可。王謝兩族經營三吳多年實力相衡,誰也越不過誰去,因此,李勖若想借謝太傅之力此事便非教高陵侯知道不可,高陵侯若是知道了,怎麼肯落下他的賢婿怎麼算,北府這杯羹也得分馮毅一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