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陽的確是必爭之地,當初趙勇投敵,上岸處便選在歷陽,李勖與馮毅反正後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占領歷陽,進而拿下整個豫州。
只可惜馮毅只有打局部小仗的聰明,卻缺了一些大開大闔的韜略,放著現成的豫州不會利用,反倒急著正面迎敵,輕易便丟了歷陽,往後只能節節敗退。
李勖不動聲色,接著問徐凌:「那麼照你看來,奪歷陽要多少人馬合適,誰適合領兵」
徐凌正在想這個問題,當下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地控三方至少要八千人馬才施展的開,若主公信得過我,我願領兵歷陽!」
這話一出,中軍大帳里頓時就炸開了鍋,眾人的唾沫星子濺了他一臉。
上官雲頭一個反對,「若是人馬充足,那還有甚可說京口已經留了兩千,再加上派往廣陵的三千,這就是五千,若是歷陽再分走八千,那麼留下來正面迎敵的就只有不到兩千!建康城裡城外的駐軍至少有一萬,這樣做也太冒險了些!」
上官雲的話其實只說了一半,他最擔心的不是正面迎敵的人太少,而是徐凌要的人太多。
非日久無以見人心,徐凌才來多久,一張口就要八千人馬,誰知道他安的什麼心。
「就是,不能這麼幹!何穆之對我們早有防備,石頭城、白石壘,還有秦淮河口那幾處要地都已經守得嚴嚴實實,正面這場交鋒可不好打!」
祖坤得了上官雲的眼色,也大聲嚷嚷起來,「老褚,大盧小盧,我說的對不對」他不唯自己嚷嚷,還要找人結盟。
褚恭立刻結結巴巴地幫腔,盧鏑則溜著話縫為他打掩護。
盧鋒看了徐凌一眼,視線重新落回到輿圖上,皺著眉沒吱聲。
何穆之當初多大的聲勢,都以為他打建康會如摧枯拉朽,哪知道他竟然會與馮毅僵持這麼久,荊州軍的銳氣都被挫沒了。
好不容易攻入建康,他不想著趕緊休整軍隊以備東圖,反倒急著入住建康宮改元稱帝,據說這兩日正忙著親自撰寫自己的起居注,詳敘討馮毅事,自謂雄才大略、算無遺策,將這場打得並不太利索的勝仗大書特書。
如此看來,荊州何郎其實是個要本事有野心、要韜略有文采的寧馨兒,他從先君南郡公何威身上繼承的只是一方大好領土和幾個忠心耿耿的老將,至於本事,就跟他這次的戰績一樣寥寥了。
虎父生犬子總歸是令人唏噓,其實不光是譙國何氏一茬不如一茬,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潁川庾氏這些門閥士族都是青黃不接。<="<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