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如天上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近日又習得搬救兵之技,動輒招來高眠齋及西府諸人,七嘴八舌相護,不勝其煩。

小賊如此奸滑,為之奈何」

韶音的信是這樣寫的,李勖收到的卻又多了一行字。

信的結尾添了一行像模像樣的正楷,端端正正地寫著:「阿父,紈妹說的都是假的!靈奴好想你!」

李勖正為汪道鐸和陸琦兩部接連失利而大動肝火,見了這封別開生面的家書也不由啞然失笑,將幾頁紙翻來覆去看了又看,倥傯中鋪紙研磨,提筆給妻兒各自回了一封。

韶音收到長長一封回信,前半段詳細分析了小賊囂張的緣故,後半段為她出謀劃策。靈奴的那封信則簡短得多,只一行字:「可曾護好阿母」

收到回信的次日,靈奴背著個小書篋,由謝五和兩個保母領著,興致勃勃地踏上了去往廣惠學堂的路。

大晉自渡江以來,私學興盛,太學、國子學廢弛。學問與財富一樣,俱都壟斷在世家大族的莊園之內,韶音與永安帝、司馬德明等人自幼熟識,正是因為謝氏的私學名冠江左,有謝太傅這位名師,就連宗室子弟也要前來求學。

如今興辦廣惠學堂,正是為了破除此弊,只是事情須得循序漸進,如今的廣惠學堂還只是教授蒙學,所收學生也都是十齡以下的小童。

儘管重金延聘名師,稍有些資財的人家仍不會將孩兒送到廣惠學堂,如今在這裡就學的多是貧家兒因為不收束脩,每日還能額外供一餐飯,百姓便將這裡視作農忙時寄養孩子的地方,至於學問如何則全然不放在心上。

這麼一來,學風可想而知,先生再如何努力耕耘,沒有好苗也是教人泄氣。若學堂聲譽一直不佳,遲早還會步國子學和太學的老路,這事一直都是韶音的一塊心病,只是眼下緊要之事甚多,也就顧不上這個

李勖出的這個主意可謂一箭雙鵰。

得知李家兒入廣惠堂就學,各家觀望一陣,陸續便有人效仿,好苗多了,學風漸正,先生們倍感振奮,益發勤懇授業。

李勖說靈奴這小子自視甚高,得挫挫他的銳氣,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韶音便直接將他送入七齡童的課堂。他再早慧,日日與一群比他大三歲的同窗呆在一處,有時難免會覺得心竅不夠用,如此一來,果真收斂了不少。

各家兒中亦有佼佼者,功課出色、應答如流,靈奴發覺人外有人,無需韶音督促,自己便不甘人後,加倍努力起來。

謝太傅得知此事氣得不輕,直罵韶音亂彈琴,「靈奴何等身份,怎可與平民百姓一處就學!」<="<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