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這尊巨大的銅像少說也有幾千斤,若是能熔化鑄幣,不知會節省多少開採的民力物力。朝廷自三年前起鑄造五銖錢,因銅礦不足,曾一度禁止廟宇再造佛像。這些寺院多方托請,韶音始終不肯鬆口。
近幾年釋教日盛,達官貴人大多信佛,一個攀著一個捐錢捐糧。三年之中,光是一座江陵城就新修了十來座氣勢恢宏的寺廟,整個江左則足有上百之數。
這些出家人不事生產,日日出入王公貴族宅邸,賺得個盆滿缽滿,養得個腦滿腸肥,引得不少人羨慕效仿,民間更是興起了將幼子捨入佛門待成年後再以高價贖回的風氣。一時之間,江陵遍地都是緇衣僧侶,若非朝廷及時叫停,這些寺廟還會繼續購置土地擴大規模。
韶音並不信佛,自親人慘死於長生道之亂,她便對一切神鬼之說皆嗤之以鼻。今日來到這裡,是為了寺中滿盈的糧倉。
香曇寺的上座師父法號慧嚴,韶音已經與此人打過一次交道。
吳郡各家將她戲耍了一通,到底還是捐了幾斛米應事,這位慧嚴師父則當真是一毛不拔。
韶音還記得他當時說過的話「阿彌陀佛,天降大災,此乃世人之劫數也。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自是不能坐視不理。然,吾等若吃不飽飯,如何有力氣為眾生誦經祈福夫人請回吧,小僧愛莫能助!」
……
慧嚴大師道行高深,令人無話可說,韶音不付出些代價,自是難從這樣的人嘴裡掏出糧食來。
官府放開禁制,批給他們城郊土地允許他們趁機擴建,這便是代價。作為回報,寺院當招募流民為工,供給一日兩餐,直到工事完畢。
此事若能成,眼下火燒眉毛的饑荒也可得緩,於寺廟而言則是難得的良機,可謂兩廂得益。慧嚴與其他山門的上座商議之後,欣然表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這場大型工事明日便要破土,韶音今日前來,原本是為了督問進展。
大殿之中香燭繚繞,聞了頗有些助眠的功效。她近日疲憊不堪,整個人極度缺覺,蒲團上一跪便不想起來,眼皮一闔便打起了淺淺的瞌睡,鼾聲綿長不絕,時高時低,帶著調。
慧嚴驚詫於李夫人對佛祖的虔誠,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敢出聲打擾。
午時的鐘聲從後山悠悠地傳入殿中,韶音緩緩睜開眼睛。
第139章
一個五花大綁的小沙彌被侍衛們帶到殿中,重重扔在蒲團前。督護馬騰隨即走到韶音身後,拱手道:「夫人,山下的賊人已經全部伏法。」
韶音小憩一陣,恢復了不少精神,「嗯」了一聲,慢慢站起身來,見慧嚴等人皆一臉錯愕,淡笑道:「都說佛門是清靜地你們這地方卻並不能教人清靜。慧嚴,看好你的人,干好你答應我的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