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如天上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熙攘往來皆為一個利字,哪些人獲利多、哪些人獲利少,就如同腳下的土壤,不同的區域自有不同的風貌,君主因地制宜,方能長治久安。李勖若想真正安撫氐羌,便要維持他們從前的利益,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要麼是通婚,要麼是復用那些舊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韓嵬搖搖頭,哂笑著繼續道:「這兩種舉措,李勖一概不用,仍舊採取治理荊揚蠻夷那套懷柔之策,嘴上說得天花亂墜,擺出一副聖明天子的姿態,實際上卻捨不得割讓一點利益,此舉無異於沙地種稻,一定顆粒無收,此為其一。」

元健聽了這一番話,已經豁然開朗,笑著接話道:「其二,晉軍轉戰千里,離鄉背井已近一年,他們打了勝仗,分得了許多財物,人心思歸,李勖恐怕也急於回朝穩定後方不會在關中久留。只要他一走,關中必亂,我大魏當乘勢取之」

「陛下聖明!」韓嵬拱手道,「長安有諺曰天無時不風,地無處不塵,物無所不有,人無所不為。』這片土地的成色,李勖顯然還有的領教。」

「不過」,他話鋒一轉,淡笑道:「取關中也不必急在一時此時此刻,一定有人比我們著急,他們若是按捺不住,我大魏可取之利當不止關中。」

洛陽的大風裡,一位戴蟬珥貂、腰束玉鉤的俊美青年正腳步匆匆地行走在通往宮城的寬闊街道上,寒風將他腦後的金髮吹得狂舞,腰間的龍鈞劍隨著步伐嗡嗡作響——韓嵬預想的不錯,慕容康的確坐不住了。

若不是段敬文進獻讒言,唆使燕王將他急旨召回,今日之關中或許是另外一種局面。

李勖不是符耀,他能在天時地利和後方糧草均不占優勢的狀況下一舉滅秦,如今既已占據關中,扼守了潼關天險,揮兵東出不過早晚之事。

洛陽與陝城相距不過百里,已經是危如累卵,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而最佳的進攻時機正是當下:晉軍師老兵疲,志得意滿,後方災荒未解,人心思歸,關中尚未穩定……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慕容康心急如焚,恨不能肋生雙翅,立刻飛到燕王慕容瑋面前。

其實,這番利害得失他早就已經上表陳述過,慕容瑋本來已經被他說動,答允了出兵。然而,侍中段敬文隨後上表,說什麼「李軍鋒芒正盛,用兵宜緩」,「洛陽無險可守,為保我大燕萬年基業,主上何不遷都鄴城,伐晉之戰可徐徐圖之」,慕容瑋頓時搖擺不定,出兵之事就此擱置。

慕容康想要當面陳請,燕王卻三番四次推阻不見,慕容康實在是等不下去了,決意今日無論如何也要見上皇叔一面。

不出意料,宮城的侍衛再次將他攔在承明門外,推說主上有疾,吩咐了誰都不見。

「讓開!誰敢阻攔,我殺了你!」

慕容康手握在龍鈞劍上,朝著攔在他身前的禁軍侍衛長怒目而視。

侍衛長為難道:「聖命難違,屬下也是奉旨行事,不然項上頭顱不保,還請金城王莫要為難!」

慕容康咬牙道:「我有要事面稟聖上,若是耽擱了,別說是你,就是你全家老小的腦袋都保不住!」

「奉大燕律,非召不得覲見,闖宮是死罪,屬下恕難從命,還請金城王三思!」這侍衛長話說的硬氣,膝蓋卻先軟了,跪地苦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