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如天上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些故事當中,最令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當今太子,這位太子的傳奇之處不僅僅是起死回生那麼簡單,更與皇帝陛下滅魏息息相關。

據說,當年的李軍在得知太子歸來後,整個軍營都沸騰了他們在營地里舉著火把齊聲歡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連軍馬也跟著「咴咴」「咴咴」地嘶鳴,聽著也像是在歡呼「太子」。

皇帝陛下當時也高興懵了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抱著皇后,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據說過了許久之後,他才反應過來:老子還沒登基呢,兒子先被部下擁立為太子,豈有此理!

又據說,皇后聞言掐著他胳膊問:「怎麼,你不願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說的是『好有道理』。」

——後面這兩個據說未必是真的畢竟誰都沒有趴在帝後的床榻底下親耳聽到他們的對話。

不過,大傢伙都覺得這件事有幾分可信之處,因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懼內,後宮裡唯有皇后一人就連上朝時倆人也是同升御輦,這件事可是板上釘釘,就連皇帝本人也抵賴不得!

話說回太子剛剛歸來那個時候,李軍都說這是天命眷顧的徵兆,本來低迷的士氣大振,破鄴之後,很快就一舉蕩平了燕境。

遠在河套的上官雲和徐凌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思大定,沒有回兵救援關中,而是一鼓作氣打到了雁門關,直逼魏都平城。

於是,形式就變得很耐人尋味:魏王偷了關中,李軍直撲魏都。

長安城郊的一座茶館裡正講到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細聽著,聽聽小老兒說得對不對。這個時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氣度和君臣默契的時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從陰山苦寒之地起家,統一了陰山腳下七個部落,這才一點點壯大勢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這一路走來,著實是不容易。」

說書人喝了口茶潤潤嗓子,搖著羽毛扇繼續道:「唉!也正是這份不容易,教他在關鍵時刻做錯了選擇!

得知魏人偷了關中,咱們陛下當時就說,『區區關中,彈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諸君不必驚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來過!』」

說書人說到此處不由嘖嘖了兩聲,以示對皇帝陛下這份氣魄的景仰之情,掃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飛色舞道:

「咱們陛下敢捨棄關中,魏王卻不敢捨棄平城。那個時候留在平城監國的是漢人尚書崔嵬,魏王信賴他,魏王的兄弟們卻不放心。他們一個勁地慫恿魏王回兵,魏王本來就捨不得平城,最後也被說動了親率主力回援。他這一走啊,可就壞了!」

「啪嗒」一聲,說書人將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說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