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插pter 21
紐約時間清晨六點。關禛在私人健身房裡做最後一組器械。他穿著黑色背心, 肩背的線條流暢有力,腰線收得極窄。薄汗順著脖頸滑落,喉結輕輕滾動。
手機震動。是林鷺禾發來的消息:『我會努力說服他們的。』
半個小時前, 他們聊了一會兒, 林鷺禾提到了博物館不樂觀的情況。
關禛看著這條消息,修長的手指在屏幕上停了片刻, 正要回復,丁裕安的視頻邀請就進來了。
他放下手機, 隨手抽了條毛巾擦汗,換了件衣服,戴上眼鏡,坐到落地窗前的辦公區。
晨光穿過玻璃幕牆灑進來,在他英俊的側臉上鍍了層淡金色。
視頻接通。丁裕安和陳昊已經在線上等著。
「三年前, 是羅浮宮主動找上門的。」丁裕安看著資料, 「他們想要一套更精準的建模系統。」
關禛喝了一口水, 說:「當時歐洲幾家博物館都在尋求數位化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才投入這麼多資源?」陳昊有些不解,「就為了文物修復這個小眾市場?」
丁裕安笑了:「陳昊,你這就不懂了吧。關總, 你跟他說說當初的想法?」
關禛放下杯子:「你知道為什麼選文物修復這個切入點嗎?」
「因為專業性強?「陳昊說。
「因為它最難。」關禛說,「一件文物的修復, 需要極致的精準度, 需要人性,需要長年累月的傳承和學習。如果我們的系統能在這種領域立住腳......」
「就證明了技術的可靠性。」丁裕安接話,「而且這個領域夠小眾,受眾都是專家, 一旦獲得認可......」
陳昊恍然大悟,眼前也是一亮:「有背書, 其他領域就水到渠成了。」
「尤其是教育市場。」關禛難得解釋這麼多,「國內高校每年的信息化預算有多少,你們應該清楚。」
丁裕安吹了聲口哨:「這才是真正的藍海。」
「所以博物館這邊,不用太著急。」關禛平穩地說,「重點是讓專家們認可這套系統的價值。」
「那原始碼的問題......」
「可以談。」關禛淡淡道,「但要等我們在高校站穩腳跟。」
丁裕安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嘖嘖,你這布局,打得可真遠。」
「市場就是這樣。「關禛說,「有時候最難的路,反而是最近的路。」
陳昊還想說什麼,關禛已經看了眼手錶:「就這樣,回國後我再去一趟北京。」
視頻關閉後,丁裕安靠在椅子上,想起當年關禛第一次提這個想法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現在想想,這人果然是看得最遠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