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之中,趙佶喝著藥聽外界與諸非相有關的種種事跡,賴了兩次早朝,風寒初愈,上完早朝後便將用的得心趁手的蔡京喚至御書房。
蔡京的政敵,諸葛正我心中輕嘆一聲,邁步離去。
蔡京拍馬溜須的本事是一流,水墨丹青更是深得趙佶所好,諸葛正我許多年前也不曾料到趙佶會如此看中蔡京,蔡京又會是這般奸佞之臣。
不必多說,此次趙佶喚蔡京去書房,大約又是為了那些玩樂之事。
如今蔡京勢大,在朝中如日中天,行事張狂無顧忌,諸葛正我卻只能眼睜睜地瞧著,無力阻止。
自古以來,事君之道亦即妾婦之道,若君主不仁,則「妾婦」橫行。
趙佶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算不得一位仁君。
諸葛正我心中惆悵地回到神侯府,三名弟子只有無情一人在府中。無情冷靜聰慧,雖是三名弟子中年紀最小的,卻是最穩重的,諸葛正我在廊下遇見他,便一同相伴著往書房走去。
路上兩人談起官家又將蔡京召進書房的事,都忍不住帶上幾分嘆息。
只希望官家莫要被蔡京哄著,又做出些損人利己的決斷。
時間回到蔡京被召進御書房之後,趙佶風寒初愈,蔡京才入屋,趙佶便命人將門關得嚴嚴實實不讓一點兒風吹進屋。
蔡京問安:「官家身子可好些了?」
趙佶道:「好些了。」
不等蔡京再扯,趙佶便迫不及待地問道:「聽聞諸非相去了雷損的宴會,雷損可有把他收服?太師如何看?」
雷損暗地中與蔡京勾結,趙佶之所以問蔡京,並不是因為知道這件事,而是因為蔡京永遠會順著他的意思來,告訴他想知道的事情。
蔡京心中微驚,心想官家對諸非相的在意似乎比他想的還要深,思忖著地答道:「宴會結束之後已有數日,諸非相與六分半堂往來甚少,反倒去了金風細雨樓做客——依臣之見,諸非相不服雷損。」
既然不服,自然沒有雷損收服諸非相一說。
趙佶自然知道汴京種種事情,聽蔡京如此判斷,又想起當初雨夜所見的赤衣年輕人。
赤衣墨發,雖然笑著,卻給人以不可觸及的疏離感。
那樣的人當然不會甘於屈居人下。
也許雷損的試探在諸非相看來,猶如猴戲,只有可笑。
蔡京琢磨著官家對諸非相的在意也許只是一時興起,只是不知道這興致會持續多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