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獻的詞,內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於強調「寄託」,風格過於含蓄隱曲。
但文詞雋秀,琅琅可誦,尤以小令為長。
「好詩詞!」
「好詩詞啊!」
兩位舅母到底是女眷,天生對這種纏纏綿綿的詩詞,有著非一般的體會和喜愛。
老太太聽了也高興的點頭:「不錯,不錯!我家長生不愧是少年舉人,才思敏捷,聰慧絕頂。」
田浩被誇贊的有些不好意思,臉都紅了一些,但是很客氣的作揖,文質彬彬的道謝和謙虛了一下:「長輩們過獎了。」
「這孩子還不好意思了!」
三個女眷被田浩哄得開心極了。
在花園子裡看花賞景,餵魚吟詩。
一直到下午,才相互道別,各自回去小憩片刻,田浩睡了一會兒就醒來了。
無事可做的他,謄寫了今日所做的這首詩詞,製作成了一個書籤,放了起來。
晚上全家聚到一起吃個團圓飯,這是定國公府的習慣,初一十五,都聚在一起吃的,偶爾也會聚到一起,但初一十五必須要在一起吃飯。
席間大舅母丁蘭氏說起田浩做得那首詩,十分的喜歡。
「你幾個表哥如果有你這份讀書的天賦,你舅母們也不至於如此煩心了。」老太太不高興的抱怨道:「如果他們能文武雙全、哪怕聰明一些也好啊!如今寫個軍報還好,寫個文章就難了。」
提起此事,老太太一直耿耿於懷。
舅舅和舅母也覺得臉上無光,沒辦法,自己生的崽兒,自己了解,練武各個都是奇才,但是說起讀書來,就跟腦袋不開竅似的,一個個笨的很。
能有如今的成就,全靠家裡管得嚴,硬是逼著他們讀書,才有了這樣的學識,要不然的話,他們更樂意去練武,而不是去看書。
別說吟詩作對,至今為止,他們的書法,一直都沒有什麼長進,因為根本不練字,沒那個耐心。
能看得過去就行,談不上不好,但也算不得什麼,只能說,能看,大面上過得去。
好是不可能的了。
「長生不這麼認為,姥姥,定國公府本就是武將世家,能讀書認字兒,不做個睜眼瞎就行了,要考功名做什麼?難道要文武全才嗎?那未必是好事情。」田浩嘆了口氣:「自古有多少儒將,結局如何?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結果呢?大唐算是個好的了,可太宗時期,李靖被稱為軍神!用兵如神啊!可是他後來呢?就差開門讓人看自己夫妻倆是如何生活的了……岳飛一首《滿江紅》流傳千古,可他還不是被莫須有給冤枉死了?歷朝歷代,多少儒將,一時瑜亮。可最後他們的又有幾人得以善終?還不如就讓表哥們,這麼直來直去的好,起碼讓人起不來防備之心,唉!如果表哥們各個文能吟詩作對,武能安邦定國,那您幾位覺得,這是好事兒嗎?」
作者閒話:江湖有話要說:愚人節快樂呀!放心,江湖愚大家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