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在這一代,就哥三個,留下倆,在府中算是家生子裡不錯的了。
只是兄弟倆都成了親,且經常需要往外跑,故而沒在府里的下人房居住,而是在府外後面隔了一條街的平安坊那裡住。
那裡也住著定國公府的族親,雖然就三個,但周圍都是定國公府的人,倒也安全且團結。
且這兩兄弟家人口也不少,媳婦兒能生的很,他們兩家也不缺吃喝穿戴,各自都有好幾個女兒兒子的,自然,也都是靠著定國公府。
女兒還小,且府里不缺丫鬟,但兒子卻可以搏一搏,萬一真成了長生少爺的長隨,那可是個肥差啊。
日後長生少爺出府,獨自頂門立戶,肯定重用他們這樣知根知底的人。
老太太跟夫人們對他的態度且不說,就定國公府這三代以來唯一的表親,以後不管是定國公還是世子,都不會讓他沒了著落。
給他做了長隨,等於是抱上了鐵飯碗。
馬勝家裡和馬三兒家裡都有合適的小子。
「那倒是,但是你家孩子,識文斷字嗎?」薛鼎聽了這話,也琢磨了一下,他家也有合適的小子,就是他本打算,讓自家的三小子給世子做個長隨來著,或者親兵也行。
一般做了親兵有了軍功之後,主家都會放了奴籍,轉成軍籍,日後再有軍功還能轉成官籍。
直接走仕途的路子。
如果是奴籍轉良籍,那需要三代之後才能科舉考試。
且其中說法,麻煩多多。
仕途最看重出身,軍旅卻不拘一格,全看戰功說話。
薛鼎提了這個條件,馬三兒猶豫了一下:「認識字兒,不是睜眼瞎,但要說學問,肚子裡還真沒多少墨水。」
「那希望不大啊!」薛鼎這一點就比較有底氣了,他家的男孩兒,他都從小教的認字,大了之後還特意調去了小學堂那邊,站在學堂門口充當小廝,順便蹭先生們的課,先生們給少爺們講課,他們就在外頭聽。
甭管偷學了多少,好歹能說兩句之乎者也,子曰詩云。
別人沒這麼便利的條件,他有啊!
「選長隨又不是選書童,幹嘛非得識文斷字啊?」馬三兒鬱悶了,誰興致勃勃的時候,被潑了一頭冷水,都會如此。
「那是長生少爺,你以為是咱們家的少爺們啊?」薛鼎卻道:「長生少爺聰明伶俐的很。」
「薛大管家你這麼看好長生少爺?」馬三兒有些驚訝呢,薛鼎這位大管家,那心氣兒高的很,一般人他都看不上眼。
對長生少爺以前都是輕描淡寫,不會如此誇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