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長生公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他們倆走了之後,就拿了田小寶和關勝,單獨給他採購的原材料,在那個獨立的小作坊里,忙活了三天,弄了三五十個麻布包出來。

打包裝車,就等著跟他大舅父出征的隊伍一起去西北了。

這才回了宅院洗了澡,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就回了大興城。

彼時已經是二月初一,明兒就二月二,吃豬頭肉的日子了。

他回來的當天晚上,被他大舅父叫去了聽松閣的偏聽用飯,在座的還有另外兩位舅父,三位表舅。

「朝廷已經決定,派我重新回到西北,執掌西北大營。」大舅父端著飯碗,一筷子就夾了好大一塊紅燒肉,放在碗裡,說了這句話後,就把肥膩的紅燒肉跟米飯一起,囫圇倒進了嘴裡,吃的噴噴香,咽下去之後,才繼續說:「明天就下旨,二月十五開拔。大概三月十五就到西北。」

「要走一個月那麼久?」田浩吃驚了好麼。

這是什麼蝸牛般的速度啊?

要是行軍打仗都這麼慢,那世界還有什麼指望?

「已經很快了,每天走三十里地,十天就是三百里,一個月快上千里了。」二舅父笑著給田浩夾了一塊紅燒肉:「你沒有帶過兵,行過軍,不知道這些。」

田浩想了想:「那也很慢呀!」

他記得看過文獻資料的,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軍隊規模、士氣、組織度、補給情況、天氣、地形、路況、敵對環境等。因此,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根據情況而變化。

一般來說,在理想的情況下,精銳步兵軍團的正常行軍速度大致在每天應該是近百里左右,急行軍可以超過一百里地,到達一百二十里那麼長。

純騎兵的行軍速度更快一些,基本上可以輕鬆達到一百五六十里那樣,要是急行軍甚至可以達到每天二百里地以上。

然而,如果軍隊中包含了大量的輜重和後勤人員,或者天氣和路況不好,行軍速度就會大大下降。

雖然文獻資料上最後也說了,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值。

因為各個朝代的里數長短不一樣,兵丁的身體素質也不同,還有天氣啊,後援啊,甚至是士氣等等。

因素過多,變化太大,不好評估。

大舅父看到田浩一臉不解的樣子,好心的跟他解釋:「這不是急行軍,走三十里地不錯了,因為除了要整裝待發,還得有後勤輜重跟隨。」

經過大舅父的告知,田浩才明白,這古代行軍有諸多忌諱和限制。

首先,為了節省體力,士兵通常不穿戴盔甲,盔甲由馬匹後勤部隊運輸。

行軍時最忌諱遭遇沒有穿盔甲的軍隊碰上整裝待發的敵人,否則很可能會遭受單方面的屠殺。

因此,古代軍隊常常在天未亮就出發,一走就是一整天,中午不休息的那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