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西北大營,他可是出了不小的風頭。
「教的,總不能所有人都不識數吧?」田浩樂了,伸手拉住他跟自己坐在了一起:「你在西北過得怎麼樣?」
小哥倆兒許久未見,聊了好多,要不是在吃飯,他們恐怕會聊的更多。
只是吃過了晚飯,大人們說他們的事情,他們倆就說自己的事情。
「長生哥哥,國子監什麼樣兒啊?」淳哥兒對國子監的生活很是好奇:「真的有好多好多學長們麼?還有先生?孔師也在的吧?」
田浩所知道的消息不多,而且此時的國子監,繼承了前朝的規模,置祭酒、司業、監丞、典簿各一員。
先生無定員。
也就是說先生沒有定數,多少都可以。
同樣的,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
但是本朝的國子監,不僅接納天下的莘莘學子們,還包括各族與屬國的留學生。
一方面為朝廷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實行教化制,讓各民族人才都知書達理,明白孔孟之道。
對各族和各國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他能告訴淳哥兒的也不多,不過他還真的打聽過一些:「有個事兒啊,你要知道一下,你父親已經定好了,讓你過了重陽就入國子監去讀書,而且是寄宿,不是走讀。」
按照國子監的規矩,學生們有兩個選擇:寄宿和走讀。
走讀的一般都是家裡情況特殊,或者是方便來去的才走讀,因為國子監讀書的可不少,各科加起來可幾千上萬人呢。
都住宿不可能,雖然有足夠的地方安置,但有人就不愛住在國子監的宿舍里嘛。
國子監里看的可嚴格啦!
寄宿就方便了許多,每個月與朝廷一樣,有旬休。
就是十天一休息的意思,上旬、中旬和下旬各有一日的休息,可以出國子監去,回家還是逛街都隨意,可以夜不歸宿,但是第二天上課要是遲到了,那也是個事兒。
但寄宿呢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安心讀書,國子監里都是學子,找人談經論典也方便,甚至做個詩詞歌賦都隨時能有搭子。
還可以隨時請教那裡的先生們。
能在國子監里教書的先生,都是博學鴻儒,最少也得是進士出身,翰林編撰的官銜兒。
「啊?寄宿啊!?」淳哥兒想了想:「也行,寄宿也挺好,這過了重陽節天就冷了,大冬天的我也不愛總是跑進跑出。」
他還挺想的開:「只要能在旬休的時候回來看看父親母親和老太太就行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