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長生公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祖母,那個來的什麼管事娘子,說的天花亂墜的,可是跟報紙上的報導,不一樣啊!」

「她還說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誰家喪妻的男人,妻孝都不守,半年就要娶新人進門的呀?還有,從妻子去世開始,不到百日就定下了這門親事,走禮就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趕場呢?」

「是啊,再說那是安慶伯府跟秦府的事情,幹嘛要咱們這些不相干的人去摻和?」

女眷們也不傻,尤其是讀了書的一些女孩子,還特意拿了半月報來給老太太看:「外祖母,她們也是女子,怎麼能這麼想?那可是一個女人一輩子的終生大事!」

年輕的女孩子們,不是孫女兒就是外孫女兒,而幾個婦道人家,不是兒媳婦就是親生女兒,也都表示這個要求簡直是莫名其妙。

「母親,孩子們說的對,這樣的事情,都鬧得沸沸揚揚了,還有人找到您的頭上來,就送了那麼幾匹料子,就想讓您那個署名?還是算了吧?您要是真得喜歡,咱們自己去買就是,不差那幾兩銀子的布料錢。」

「是啊,娘!」

老太太聽勸的很:「本也不打算聯名什麼的,只是她們找上門來,不接待不合適,老婆子也沒一口就答應。」

這樣的老人家,比比皆是。

還有的老人乾脆就沒接這個茬兒,跟兒孫們說的也非常簡單:「我年紀大了膽子也小了許多,但是沒老糊塗,這麼多年什麼事兒沒見過呀?改朝換代能如此平靜不死人的有幾個?如今天下承平,皇帝都免了徭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還折騰什麼呢?」

兒孫們紛紛誇讚老人有見識。

京郊附近的百姓基本上都很明事理,而且他們也是新政最直接的受益人。

家裡老人有朝廷發放的各項福利,孩子們有書讀有學念,大人們沒有田地甚至是只有極少田地的也沒關係,各色工廠開辦起來,用工的地方多了去了。

糧食價格一直是非常平穩的,連佃戶都搶手的很,因為大家發現做工也能養活自己,攢點錢也可以去外地購置房產土地。

沒必要給人扛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給人當佃戶能攢下幾個銅子兒啊?做工可不同,供吃供住,旱澇保收。

若是回家去住的話,也不耽誤跟家裡人團聚。

所以他們才是最支持天子的人,加上有報紙的宣傳,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