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攀折天之驕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沈千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那些謹慎地在家門口晃蕩的孩子,眼底閃爍著新奇意味,和怎麼也掩飾不了的快樂笑容。

那麼純粹,好像在他們的世界裡一點煩惱也沒有,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家裡人不讓他們跑出來淋雨。

他們——這附近的公民清貧度日,因而孩子們的衣服大多不合身,肉眼可見被洗得發皺、發白,他們大多是瘦弱的,因為在成長的時候,沒有得到充足的養料。

即便如此,他們的快樂來得輕易而又簡單,一場太陽雨就能讓他們眼睛笑成一條縫。

這襯得衣著華貴,卻面色沉沉,神情陰暗的沈千重像個笑話。

見對面的孩子投來疑惑好奇的視線,沈千重仿佛被針扎到一般,反射性地拉扯衣袖,掩住手臂上的傷痕,忍著幻痛逃入林地中。

耳畔迴響著男人暴躁憤怒的吼叫:「廢物!廢物!我要你有什麼用!你媽媽都不來看你!」

因為留不住妻子,只能酗酒度日,在孩童身上發泄憤怒的無能之輩。

沈千重低眉,掩下瞳孔里的冷光。這樣的人,他卻反抗不了,比無能之輩還要無能。

自從第一天禁止不必要的外出、娛樂開始,以白色為象徵色的肅穆時期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年之久,公民們痛恨、恐懼,卻也無可奈何地忍受。

他們習慣了仿生人頻繁出現的生活。

福利院開始空置——那本該作為收容孤兒、救助困難人士的愛心場所,因為《社會福利單位人才培養條例》的公布,迅速地變成無人的空蕩建築,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散布的福音教堂。

被人拋棄,或者失去父母親人的嬰兒會被教堂以「培養信徒」的名義收養,他們長大之後,無一例外會加入教堂的唱詩班,用勞動換取生存所需之物,神甫和修女會悉心培養他們,直到這些神愛的孩子學會一技之長,能夠獨自在社會中存活下來。

沈千重不想留在酒味刺鼻的冷清別墅里,他也不想在街道上晃蕩,迎接一個又一個打量的目光,亦或是迎來仿生人的問詢。

自從無意間走入這座矗立在林間的福音教堂,發覺無人會對突然出現的他投以注目,沈千重就將教堂作為避難所。

林間的雨在奏響樂章。

敲打葉片軀幹的雨聲形成悠揚的曲調,伴隨著唱詩班悅耳的福音祝禱歌聲傳入耳畔。

孩童們的聲音清脆,悅耳,恍若天籟,對於一些人來說,是最能淨化心靈的聲音。

沈千重卻沒什麼特別感觸,悄無聲息地推開大門走進去,旁若無人地找到一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這座福音教堂不大,只有一名神甫、兩名修女,連帶六位唱詩班成員,以及兩名還在吃奶的嬰兒。信徒不算多,固定來祈福的也有那麼十幾個,不過個個身無分文,養活自己都很艱難,更不用說捐助支撐教堂的運轉了。

偶爾的時候,沈千重會好奇這間教堂是怎麼能堅持運行至今,源源不斷地養育孤兒,還沒有倒閉的。

不過,那只是偶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