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滑標記Alpha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三的用詞仍舊是令她熟悉的粗獷,但還是沒有回覆那條藥劑相關的消息,顯然是要讓那條訊息徹底沉下去了。

不過雲瀾已經通過露易絲還原了百分之八十的事件真相,也就並不在乎張三的冷處理。

***

把所有準備事宜都敲定完畢,雲瀾便又投入了忙碌的機甲事業中。

親自開始研究機甲的設計、構造、性能以及拼裝,雲瀾才真正感覺到——

高精神力究竟是多麼令人艷羨的天賦。

當她把前期的設計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做足了需要失敗多次的心理準備,才正式開始試水機甲的微模型構建。

所有的機甲師,都是先從實體微模型構建入手,做一個一比一還原的「機甲玩具」,並用這個微模型進行遙感手操後,進行各項模擬戰鬥試驗後,才能得出實驗數據,以驗證這架機甲的實際落地性。

但是雲瀾的機甲,從這一步開始,就與傳統機甲截然不同。

她需要對微模型進行精神力外鏈遙感操控。

只要手操杆仍舊存在,那機甲駕駛員的沉浸式駕駛就一定會受到影響,只有真正做到「隨心而動」,機甲的協調性能才可以被開發到極致。

雲瀾一直認為,手操杆機甲就是戰鬥機甲中的殘次品,可惜至今為止還沒人成功做出過一台「非殘次品」。

但沒關係,她最擅長的就是挑戰各種不可能。

除了操控方式,還有之前已經展示過很多次的外形變化以及機甲的變形能力。

在設計這一板塊的時候,雲瀾曾一度陷入「輕型機甲和可變形機甲不可同時存在」的困境當中。因為對於傳統重型機甲來說,輕型機甲摒棄了許多厚重的零件。

但也正是因為它變得如此輕巧,反而在改變形態這一命題上讓雲瀾走入了「死胡同」——連零件都沒有,憑空變出承接板改變形態?

直到她的小組組員給她送上了《關於最新型可變形半固態金屬材料——高鈦乙矽-Fet的研究報告》。

差點要崩盤的項目得救了。

他們先是試驗性地講高鈦乙矽-Fet和傳統的重型機甲外殼材料進行比例融合,經過上千次的熔煉,終於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材料熔煉比,徹底破除了差點讓整個項目被判「死刑」的絕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