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舉官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待卷子被收上去後,林清這邊已經算是塵埃落地,只等放榜。

這次院試總共有五百多名考生,其中三百名是這次府試剛剛考上來的,剩下的兩百多名是歷屆積累下來的老童生。但是這次考試只取廩生十名,可享受朝廷補助,每年發廩餼銀四兩,每月給廩米六斗;取增廣生二十名,附生一十五名。後兩者沒有朝廷頒發的補助,因為算是計劃名額外的生員。不管是廩生還是增廣生、附生,都可享受見官不跪,免除徭役的特權。

故而此次考試共有秀才名額四十五名,可謂競爭是非常激烈了!

院試閱卷速度相比於府試要快上一些,雖然參考人數更多,但是閱卷人數也多,採用八名副考官交叉閱卷,最後呈給主考官六十份卷子,讓主考官選擇其中四十五名為此次院試的秀才,剩下的十五名登錄入副榜,雖無秀才功名,但是也可自費入縣學。

主考官可以在罷落的試卷中隨時隨機抽取試卷進行檢查,監督副考官的工作也是為了防止有好的考卷遺落。

故而放榜時間定在五日後,所有考官在閱卷期間不得出閱卷所,比起縣試府試,要嚴格的多。

因為院試是選拔秀才的最後一步,所以大明非常重視最後一步的把關。試卷全都需要糊名,主考官學政三年一換,副考官也是有八人之多,就為了防止一家之言,評審不公。

每一份卷子都要經過八名副考官的手,以點圈叉來評判優劣,點表示待定,圈表示取,叉表示不取,一輪下來後有五個圈的卷子可以留下,遞交到主考官馬學政手中。

所以當林清的卷子被第一名副考官翻閱到時,他飛速看完第一場的卷子,覺得文章做得平平,試帖詩也只是尚可,但是字寫得不好,都沒有去翻第二場考試的卷子,直接給了一個叉,然後傳到下一個人手中。

這是很不利的一個開頭,一般考官之間學識都差不多,品位也相差無幾,很少有試卷會有很大的爭議,所以如果開頭就是一個叉,那麼後面的考官基本也會附議的多。如果是點或者圈,倒是會認真審讀一番。

故而第二名考官一看到上面朱紅色的叉也是眉頭一皺,匆匆掃過卷子後覺得第一位判的無誤,也是給了一個叉。

五天時間每人每天都要至少看完一百份卷子,如果看不完就算點燈熬夜也要看,故而每位考官看卷子的速度也是飛快,先是一眼掃過去,如果覺得掃過去都不行,有錯漏、卷面不潔、字跡不端,基本就不會再仔細看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