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馬叢文在翰林院修了八年的史,也沒有被皇上傳喚過一次。在翰林院裡若無靠山,那就是個清水衙門,冷板凳做到老的人也不是沒有。
想他馬叢文當年考上二甲第三名,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一開始確實順風順水,通過館選之後入得翰林院,讓多少同科進士們羨慕。然而,看著一年年過去,自己一直處在一個翰林院侍讀的位置,再難進寸分毫!而自己當年的同年們,不是抓住機會留京,在六部輪了一圈有個實權位置坐著,就是下放到地方金山銀山的摟著。自己呢?空有個清名,每年拿到手的俸祿都應付不了京中的人情往來,還需要妻子動用自己的嫁妝銀子補貼自己!混到這個份上,也是可悲可嘆了!若不是他後來遞了帖子給黃次輔,說不定這學政之位自己也輪不上啊!
故而馬叢文從心裡是不覺得做的好文章,寫得好詩賦有什麼重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大關卡,先卡掉一部分人再講。他真正在意這場院試的還是策論。
自從知道黃次輔因為魯地水患之事被永康帝斥責之後,馬叢文就想著這或許是個機會。但是奈何自己在翰林院待了那麼多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根本就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呈上去。想到院試在即,雖然覺得不過是些區區童生,也不了解朝務,有見解者萬中無一,但是也把這題作為策論的題目放了上去,只當開拓自己的想法,聊勝於無。
果然,一開始看了幾篇文章後,馬叢文覺得和自己所料不差,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策論,那些學子在意的都是自己的辭藻夠不夠華麗,句式夠不夠工整,論點也都是些老生常談之法,毫無新意!就算有幾篇文章講了一點東西,但是也是不切合實際的書生之談,如空中樓閣,仔細一推敲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而當馬叢文翻到林清這篇策論時,他心裡是震驚的,這些數據的對比,條理清晰的羅列方案,將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搶救措施所需的銀兩,每一處都寫的非常詳細,甚至還給出了將來防止黃河水患的方法,雖然有些點是前人從來沒有提出過的,但是仔細一想卻又覺得非常有道理!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啊!
只不過再回過頭看看林清的經義答得卻是一般,只能說是中等偏上,尤其是最後一題的字還寫得有些輕飄了。雖然卷子上被其他副考官寫了力薦兩個字,但是馬叢文想了想還是罷落了這篇文章,硃筆批寫道:才思敏捷,穩重不足,磨礪幾年,方能成才。
這樣的回覆在幾個副考官看來,除了嘆息一聲也糾不出大錯,畢竟馬叢文在世人眼中是屬於中正平和之輩,做事也是循規蹈矩。況且在科考上,字寫得好不好確實能占很大的比重。再講,都說字如其人,字寫得輕飄了,難保人不輕飄。壓個兩年,也好。
馬叢文也是欣賞林清的,也想過取他這個文章,但是他還想把這篇策論作為投名狀交給黃次輔,以表他的忠心。如今他到幽州這貧瘠之地做個學政,雖然有了實權,但是卻和妻兒子女分隔兩地。享受慣了京城的花花世界,這樣的苦寒之地無論氣候還是人文環境,都讓馬叢文感到不適。
若是能平調到京城有個實權職位可以坐坐,那才是他心中真正所求。
故而,思慮再三,馬叢文還是把林清的卷子擼了下去。壓個幾年,此子就算接連過了鄉試會試也至少是三四年後的事情了,到時候已然風平浪靜,誰還會想到一篇小小的策論呢?
表面上的公平公正,內里卻已經是翻了九轉十八彎,然而林清作為當事人,卻對此一無所知。
第三十四章 秀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