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給上峰送禮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規矩了,更何況今年還是京察之年,上峰對他們的評語可是非常重要的。林清的一手青詞功夫得永康帝看中,如今又送了這麼個禮,朱炳文也來了個禮尚往來,評語上自然都是溢美之詞。
像這樣的一來一往,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諧社會。
可惜並非所有人都像翰林院上下那般和諧,事情的起頭是一個七品官的奏摺。
照理來說,京城裡每個官員的奏摺都會先集中到內閣,由內閣輔臣們先行批閱,對奏摺進行分類,票擬意見後上交給皇帝批閱,而每一封奏摺都會由一個部門的上官先經手,有些不能上報的會被秘密和諧掉。
而一個七品官,根本都沒有權利直接寫奏摺,除了一種身份的七品官,那就是督察御史。
督察御史雖然只有七品,但是他有監察百官之權,只要是都察院的摺子,都可以直接上達聖聽。只是永康帝久不理朝政,都察院這邊也日漸式微,那些小小的七品督察御史大部分都是作壁上觀,很少行使這項權力。
而這名叫做岳謹言的督察御史,卻是做出了一個讓人出人意料的舉動,以血書寫下奏摺:彈劾刑部尚書沈修文收受賄賂、私放囚犯、貪贓枉法、黑白不分,種種罪責共計十樁,樁樁死罪!
一個小小七品督察御史,彈劾當朝正二品大員,並以血書寫就,這分明就是在死諫啊!
但凡腦子清醒點的人也都知道,得罪了當朝的二品大員,一部之長會是什麼下場,可是那岳謹言卻已經全然不顧,寧願斷送仕途或者性命,也要彈劾沈修文,這其中的梁子,可算是結大了!
而其中的淵源,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岳謹言有一位同門師兄,名叫韓博文,兩人在讀書時是志同道合之輩,互相引以為知己。岳謹言家中貧寒,只有一寡母與他相依為命,讀書趕考的費用不是一般小戶之家能負擔的起的,因而縱使岳謹言為人聰慧,讀書又奮發上進,在中了秀才後,就已準備放棄科考了。若不是韓博文屢次上門勸解,又資助了岳謹言一筆銀子,讓他繼續參加鄉試,岳謹言根本沒有機會考中進士,留任京城。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岳謹言的母親,對他來講最重要的人就是他這個同窗摯友韓博文。這份情誼,是雪中送炭,是少年意氣,是知遇之恩。
只是岳謹言為人就像他這個名字一樣,謹小慎微,讀書雖然有天分,後來也入選了庶吉士,最後還是被分配到了都察院這個如今已算冷門的衙門,做著七品小官,不爭不冒頭,很容易讓人將他遺忘。
而韓博文則被外任到湖州的歸安縣做知縣,歸安也算一個富裕小縣,韓博文為人正直也有抱負,一心想要將歸安縣治理好,奈何卻因為一樁官司惹上了殺身之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