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傑是這代王家子嗣裡面的重點培養對象,又是長房嫡出,以後是有極大的可能繼承王家族長之位的。王家也不斷將資源傾斜到王英傑身上,只要順著王家安排的路,在地方上混個幾年,然後就能調任京城六部之中,穩妥地往上爬。
也是因為這個,王家族長才特意書信給王英傑,留心關照他。
畢竟是族中這輩中難得的人才,不想王英傑官途剛剛開始就折損在與王家無關的戰役里。
王英傑有些痛苦的閉了閉眼,將林清的書信拿出來又讀了一遍,依舊是那般盪氣迴腸、讓人熱血沸騰!放佛只要按照這般做了,那麼他的人生將不再僅限於王家的一畝三分地中,也不會在被人提起時,便被人稱為王家三少爺,而是只是他王英傑本人。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名字不就是當時他父親對他的囑託和希望嗎?
只是王英傑從小抱養在祖父身邊,他祖父是王家的族長,對王英傑從小的教育就是以家族利益為首位,其他個人的私慾都可以放在一邊。從而養成了他那種古板方正,甚至說嚴苛正統的性格。
試問這世間哪一個少年郎不想要揮斥方遒、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若是王英傑只是王英傑,那麼他一定會拋開一切大幹一場!
可惜,他不是。
王英傑仔細將林清的書信疊好,裝回信封中,然後用一錦匣裝好,歸置起來,縱然目光留戀不舍,但也只能將它束之高閣。
而同樣的問題,此刻也在湖廣的懷安縣發生著。
鄭光幾乎是和王英傑同一時間收到的信,雖然兩人同在湖廣任職,但是所在的縣城在一南一北,兩人的交集也只有林清。鄭光生性豪邁爽朗,而王英傑古板方正,有林清為中介時還能聊幾句,如今天各一方,也只不過是知道對方和自己在同一轄區任職,並無太多交流。
鄭光的父親如今官拜正四品通政司右通政,從之前的虛職平調到了實權部門,掌管內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當時為了活動到這個位置,可是花了不少力氣和銀子。恰逢鄭光也考中了進士,家裡都在忙著他父親的事情,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幫他打點。雖然吏部的人也算是賣了點面子,但是同樣的是湖廣,這懷安縣的民風經濟卻是要差了不少,也沒有相熟的上司來照應他,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應付。
說來說去,也只能說他父親本身就不是什麼有能力的人,之前一直領著虛職,如今這四品官位也算是到頂了,在通政司表現也是平平。倒是林清短短一年半時間,就從從六品官位升到了四品,還在工部上擔著實權,又是搞火槍又是弄退了那些番邦使臣,每一次的林清來信都讓鄭光拍案叫絕、讚嘆不已。
尤其是看到那封林清火槍戰韃靼王子那封信,鄭光激動得差點把桌子都要拍散了。
如果說這輩子鄭光最佩服的人是誰,那定是林清無疑,每次和林清探討政事,鄭光都是所獲甚多,甚至一旦有舉棋不定的事情,鄭光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林清。隱隱間,鄭光其實是已經在追隨著林清的步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