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黃友仁的厲害之處還不僅於此。
高明遠在任時,算不得一個好首輔,但是至少可以用「無功無過」這四個字來形容他,該是他分內的事情他也盡力去做了,從未有過推脫荒唐之舉。
可別小看這「無功無過」四個字,高明遠上要承受永康帝的猜疑,下要統領好百官,每日裡處理多如牛毛的政務,思慮各項民生大計,安排各種章程。在首輔這個職位上,就是勉勵做完這些事已經算是能力不錯,能支撐整個朝堂那麼多年、沒弄出什麼大亂子,無功無過已經不是一個不錯的評價了。
而黃友仁走的,是完全和高明遠不一樣的路子。
林清試點下的三個開發私營鐵冶的縣城,到了這個月,正好將一季度的稅銀上繳國庫,所收銀兩一共是十六萬兩白銀,讓永康帝對林清開放私營鐵冶的計劃十分信任,再也按捺不住,已經大筆一揮,宣布全國推廣。
三處地方一個季度就是十六萬兩白銀,那要是十個縣,二十個縣,一年又是多少兩銀子?
光是想想,永康帝就激動不已。
如今林清已經有了一份地方官員的名冊,再加上永康帝的全力支持,他有信心將這個計劃順利地推行下去,然而就在林清忙碌於這些事物的時候,黃友仁卻上了一道奏摺。
奏摺內容非常簡單,先是對永康帝的政令表示支持,然後就是一頓猛地歌功頌德,說永康帝御宇多年、為國為民費盡心神,到了今年十一月就是永康帝的壽辰,希望戶部可以撥銀七十萬兩,造尋仙台為永康帝賀禮!
人說打蛇要打七寸,黃友仁這一次是真的捏到了永康帝的痛點上!
永康帝是虔誠的道家信徒,為了尋找仙途,可以不上早朝、不理政務、不見大臣,任何事情都沒有他的長生仙途重要。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誰是這些年來誰是真正長伴永康帝左右之人,除了貼身太監劉全,就是王道長了。
在永康帝眼中,家國固然重要,美人也要享有,朝堂勢力必須牽制,可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自己長生的基礎上。尤其是年歲漸長,永康帝對長生的渴望越發強烈,而作為一國之君,固然可以任性如斯,但是有些事情,在高明遠掌權的時候,卻是屢屢遭到駁回,比如說修建尋仙台。
永康帝早就想要效仿古籍中的尋仙台樣式,修建一座三層樓高的尋仙台,供奉道家三寶: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再修建亭台樓閣、修煉道場等等,初步預計需要七十萬兩白銀,才能修建這個建築群。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