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一大家子做上飯桌,三四十人看著一碗飯一個紅薯,默不吭聲。
許嬋早就餓了,但看大家都沒動,她也沒動筷。她的飯碗最小,還沒有添滿,兩三口便能吞下。還有那個紅薯,半個巴掌大,小小的一個。
許四海陰沉著臉,陶氏今日在娘家跟嫂嫂大鬧一場,回來臉色也不大好看。
「行了,都動筷吧,先吃了這頓再說。」陶氏一發話,在場的人開始拿筷子,也無人敢說話。
吃過晚飯,許四海和陶氏把三個兒子叫到屋裡,商量著讓他們出門找活計掙銀子的事。
這三個兒子,一商兩文,許老三多年打理家中產業,若是能讓林氏回娘家說說好話,在林家的鋪子上找個差事應該不難。只是老二和老六,如今功名都丟了,怕是不好找活。
翌日,不僅是這三個兒子,家裡凡是年滿十四歲的男子都出門進城,看看能不能找個活做。
等到晚飯時候回來,大伙兒坐在飯桌前。今晚吃的是稀飯,每人半個紅薯。
許四海問道:「你們都出去一整天了,有人找到活做了嗎?」
眾人都默默低下頭,場面安靜得仿佛能聽見嘣嘣的心跳聲。
今日進城去,剛開始他們都舍不下臉到人家鋪子上問。以前他們大宅門裡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如今要到人家鋪子上幹活,人家都嫌棄不肯要。一整天下來,沒一個人找到活做。
陶氏又看向林氏:「老三媳婦,你回娘家說了讓老三去家裡幹活的事了嗎?」
林氏眼神閃躲,支吾道:「娘,我跟父親說了這事,只是眼下家裡鋪子上都不缺人,我爹說等缺人手了再來跟我說,讓相公過去。」
話一說完,許四海和陶氏都默默嘆氣,堂屋上鴉雀無聲。
家裡孩子們找不到地方掙銀子,體面些的帳房、私塾先生,人家不肯要。賣苦力他們吃不了苦,那些店鋪商家十有八九都是認得他們的,知道這都是之前大戶人家裡嬌養的公子爺,都不肯用他們。有那種閒漢專為鋪子和顧客送貨、傳話的差事,他們嫌這太窩囊,抹不開面做。
陶氏無奈,把才戴了半月的白玉墜子給當了,買的時候十五兩銀子,這給當給當鋪只有十兩。心有不舍,但沒有辦法,家裡這麼多人餓肚子,大人沒事,好多孫兒重孫輩的人還要長身體。還有五孫媳婦,孩子不足半歲,還要餵奶,不能再受餓。
拿到這十五兩銀子,陶氏先花三兩,買了幾天的糧食,喊來喊個孫兒搬回家去。又在城裡打聽,看看有沒有鋪子上需要學徒,想送幾個孫子去做學徒。
六個孫子,除了最小的許昭陽十一歲,其他五個都被陶氏叫著挨家問收不收學徒。陶氏想著幾個兒子也到中年了,他們的事先緩一緩,這幾個正年輕,得趕緊找個活。哪怕是做學徒要交銀子,只要將來能掙錢餬口,都不成問題。
幾天下來,孫子們都被送去做學徒,手里只剩下十幾個銅板,眼看家裡米缸見底,陶氏和三個兒媳又開始苦惱起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