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是夏青黛第二次來倫敦了,感覺這座城市比半年前更繁華一些。

車水馬龍的街頭,有坐著敞篷馬車呼嘯而過的貴婦們,也有追逐在後嬉笑怒罵的男人們,還有見縫插針跑來跑去的孩童們。

街上的人比半年前又多了好多,夏青黛深知這是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

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漸漸難以為繼,不斷有破產的農民背井離鄉,蝸居在倫敦城裡找工作,求生存。

城裡人口越來越多,下了班的工人們喜歡喝酒、喝咖啡,所以城裡的小酒館和咖啡館也隨處可見,又帶動了商業的發展。

十八世紀末,受小冰河期的影響,全世界都在鬧自然災害。有旱災、有水災、風災以及蝗災。

如今歐洲就在經歷大面積旱災,但倫敦城幸運地沒有遇上。雖然泰晤士河的水位也下降得厲害,可終究還是在流動。

且因為不斷有資本家從全世界的殖民地掠奪資源回來,再加上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大爆發,倫敦城裡的商業甚至顯得非常欣欣向榮。

沿街各商鋪里人頭攢動,看起來就富有生機。

這才是資本主義的真相啊,掠奪全世界來滋養己身,不發達才怪了。

不過讓夏青黛無法直視的是,相比半年前,整座城的整潔度又下降了一個檔次。

隨處可見的牛馬驢糞便不算,甚至還有貓狗和人的。馬路上揚起的不是灰,是糞泥點子。

每天都有二三十萬馬匹在倫敦城裡充當著運力呢,想要完全處理掉它們的排泄物,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倫敦城裡,但凡有點臉面的紳士和淑女,那都不會自己走路,不是騎馬就是坐車、坐轎子。

若有哪位紳士一時囊中羞澀,租不起馬車也請不起轎夫,那就最好不要穿得光鮮亮麗。否則一旦穿得人模狗樣卻用自己的雙腳走在馬路上,必定被跟在後頭的轎夫一頓恥笑,絕無例外。

坐在蓮花樓二層,夏青黛俯瞰著這座擁擠繁華的城市,不由微微皺起了眉。

馬路上的馬糞什麼的,不低頭去看也就罷了。可蓮花樓一路沿著泰晤士河案走,她見到了無數端著馬桶往河裡倒的人。

夏青黛的眉毛都快擰到可以夾死蚊子的程度了!

她想起了之前看過的資料,知道泰晤士河的污染,隨著工業革命以及城市化的發展,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此時的倫敦還未建成完善的下水道處理系統,糞池和污水池是建築物最常見的排污方式,晚上會有掏糞工來處理化糞池的污物。

但聚居在貧民窟以及各公寓裡的越來越多的打工人,就沒那個講究了,把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是最省事省力省錢的做法——關鍵也沒有人管。

其實人類生活造成的垃圾還不算致命,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在泰晤士河兩岸開起來的工廠,所排放的工業污水,才是真的災難。

現在是1791年,再過半個多世紀,到1856年,倫敦還會出現載入史冊的「奇臭年」。泰晤士河的惡臭,甚至到了影響議會大廈內的會議舉行的程度。<="<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