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些模型都是1:10縮小的,有成人手掌大小,對於小人國手指大小的小人來說,還是太大了。

但是夏青黛買它們也不是為了直接放十八世紀騎的,而是給剛剛那個工廠打樣的。

要說十八世紀末,製造自行車的工業條件其實還沒完全成熟,畢竟橡膠輪胎還沒有被發明。

但是不要緊啊,反正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了沒有橡膠包裹的輪子帶來的顛簸感。

實在不行,夏青黛還可以從現代找到製作橡膠的法子,打出來縮小成秘籍交給歐文派人去搞定嘛,哪個時代都不缺聰明人的。

她甚至可以一步到位,把硫化橡膠實心輪胎的過程跳掉,直接上空心輪胎。

這時期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租不起馬車的,更加別提自己養馬車了。

不說馬車的維護費,光是馬匹的伙食費,都能讓一個普通中產破產。

再加上馬匹還可能遇到生病的情況,請獸醫看病可是一筆超級大的支出。這年頭醫生醫術不太行,但出場費可很行。

畢竟放血要注意不切到大動脈,灌腸要注意不能把腸捅破,催吐不可以直接餵粑粑,還是需要一丟丟技術的。

總而言之,養馬租馬都很費錢,在倫敦街上,還經常會遇到大堵車。

而自行車就不一樣,走街串巷靈活機動,速度不比普通的馬車慢多少,咬牙買下一輛後,還可以使用很多年,絕對比買馬划算。

所以只要自行車製造出來了,不愁沒市場的。

等夏青黛貨比三家挑完東西,再次低頭看底下時,發現歐文已經視察完工廠,退出來了。

他已經上了馬車,看起來是要走了。

夏青黛吸取了之前險些看暈車的教訓,放下手機捧起書,靠在床頭看書,不看歐文趕路。

今天是夏青黛要給莫扎特複診的日子,所以現在就等著歐文到家,然後一起出門看望病人去了。

夏青黛待歐文坐著馬車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裡,玻璃缸里也刷出了倫敦豪宅,才開開心心放下書,進入裡面的房間。

此時已經是中午了,家裡的那些客人們,也已經吃完了早餐。

歐文在停馬車的時候,夏青黛就換了衣服下樓了。

走進客廳的時候,夏青黛很意外地看見一位有點臉生的白種青年。

對方就站在簡·奧斯汀的對面,面帶笑容地聽她彈鋼琴。<="<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