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春寒天氣,萬一哪天下個雨,以他們現在的體質,怕是一夜就得躺倒三個。

另外杜雲瑟馬上就要回來了,秋華年沒忘記自己現在穿成了個哥兒,能懷孕的那種,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們肯定得分房睡。

那正房也得收拾一下,總不能厚此薄彼。

秋華年盤算了一下手裡的錢,覺得可以先修好窗戶,解決下雨就會生病的當務之急,其他的日後再慢慢來。

秋華年站在小凳子上研究窗戶,發現是上面的窗欞斷了好幾根,沒有窗欞支撐,風稍微大點,窗紙就被吹破了。

這不算難修,正好時間充裕,秋華年把這扇窗戶整扇卸下來,放在院裡,拔掉斷裂的窗欞,用庫房裡的邊角木料對照著做出大小一致的新窗欞,一根根重新插好。

在這期間,不時有人來敲門賣甜菜根,秋華年讓九九和春生幫忙接待和稱重,九九很聰明,秋華年稍微教了一下,她就會看秤和算錢了。

甜菜根壓秤,一顆就差不多兩斤重。杜家村的人種甜菜種的不多,賣得多的能拿來二三十顆,少的只有聊勝於無的幾顆。

一整早上,秋華年一共收了一百多顆甜菜根,按一百來條高粱飴用三顆甜菜根的用量算,如果銷量不增加,夠用一個多月。

看見秋華年在院子裡做木工,來賣甜菜根的人都十分驚訝,誇他手巧能幹。至於會木工的理由,秋華年推給了已故的杜寶言,說自己是看著杜寶言留下的工具和圖樣自學的。

杜家村只有幾十戶人家,消息傳的快,一天內大家都知道華哥兒不僅會做糖,還會做木工了。

傍晚村頭,終於閒下來的一群婦人和哥兒聚在一起聊家常。

「當初在饑荒年間李寡婦拿高粱換華哥兒,大家都說她糊塗,給在外面遊學的神童找個哥兒當童養夫郎,還是個瘦成貓崽子的哥兒。」

「結果你瞧,華哥兒不僅模樣越來越好,還聰明能幹,關鍵是孝順有良心,李寡婦去了兩個多月了,他把九九和春生照顧的多好,一點也沒虧待。」

「何止是沒虧待,據說這兩孩子現在天天有肉吃,像地主家的孩子似的,臉上氣色都好了。」

「這是華哥兒有本事,咱們羨慕不來,兩個孩子命好,雖然爹娘早早沒了,卻有個好嫂子。」

「可惜他男人前程沒了,好在華哥兒厲害,回村後啥都不干就能過上好日子。」

「這不是吃軟飯嗎?」

「噓——可不能這麼說!」

「上樑村賣了華哥兒的秋家,知道華哥兒的本事後,指不定要怎麼後悔呢。」

「說起這個,我記得華哥兒和他男人沒拜過天地,沒擺過酒?當初賣童養夫郎的時候,好像也沒簽什麼文書,萬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