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杜雲瑟果真點了點頭,秋華年垂眸笑了聲,索性從杜雲瑟的書箱裡找出紙筆,研磨墨水,打算列一個單子。

「我這些天賣糖賺了一兩多銀子,畫畫賺了四兩八錢,存下來的有六兩,家中本來有二兩銀子,加上你這五兩多,整錢一共有十三兩。」

秋華年在紙上寫下十三兩白銀,一時有些感慨。

穿越來十幾天後,這個家已經從一貧如洗進化到小有存款,不枉他起早貪黑努力了這麼多天。

雖然離買馬、修房子還很遙遠,杜雲瑟讀書科舉也是個花銀子的無底洞,但至少能看見希望了。

秋華年說,「我每天都要去鎮上賣糖,不能一直麻煩寶仁叔,馬上就要春耕了,家裡人手少,借騾子也不方便,我想先買一頭青花騾子,既能耕地,又能代步。」

杜雲瑟點頭,「都聽你的。」

秋華年在紙上寫下「青花騾子一頭七兩」的字樣。

「天氣就要熱了,家裡每人都得做一套新衣服,還有被子和褥子裡的棉花也得換了。」

杜雲瑟沒有反對,秋華年又寫下「棉布兩匹八百文、棉花十斤一兩八錢」。

接下來,考慮今年春耕自己想種些不一樣的東西,秋華年又留了四百文的餘量,用來買種子和其他東西。

這一下子就規劃掉了十兩銀子,還剩下三兩,秋華年對杜雲瑟說,「剩下這些留著你讀書用,想買什麼和我說,錢不夠的話我再想辦法。」

杜雲瑟剛想說話,秋華年已經繼續說道,「正好你回來了,我想讓你抽空教九九和春生讀書,還有秋燕嬸子家的雲康也想找你啟蒙,你怎麼打算?」

秋華年雖然認識繁體字,但初高中學過的古文知識早就不知丟到哪兒去了,實在沒法教古代的孩子。

「我正要和你商量這事。當年中了童生後,老師便不許我繼續參加科舉,直到這次離京前,才托人帶話勉勵我金榜題名。」杜雲瑟說出自己的打算。

「王縣令告訴我,今年院試在端午之後,通過院試便是秀才,成績前三的稟生每月能領一石白米。我想先考上秀才,每月能領米後再沉澱幾年,開私塾為家裡賺錢。」

一石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值一兩銀子,每天都吃白米,也夠家裡兩大兩小四個人吃兩個月的。

秋華年沉吟片刻後問,「最近一次的鄉試在什麼時候?你有把握考上嗎?」

鄉試又稱秋闈,三年一次,考上就是舉人老爺,有做官的資格了。舉人除了可以免除五十畝地的賦稅,朝廷還會另給十五畝上田,到這一步,單靠田地都能過得富足。

但舉人可不是好考的,院試三年兩次,每次漳縣都能出三四個秀才,鄉試三年一次,漳縣已經連續好幾次沒有秀才中舉了。

秋華年回想現代學過的那篇叫《范進中舉》的課文,也知道考舉人有多難,他雖覺得杜雲瑟不同凡響,但也無法確定對方現在能不能中舉。

杜雲瑟認真估算了一下,「最近一次秋闈在明年八月,若全力準備,我應當能名列前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