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夥計見他不像不買的樣子,轉身到另一邊的櫃檯,指著那些貴价的料子說,「如果這些看不上,哥兒不如索性裁上半匹我們新進的庫金色錦鯉紋提花絹,做一身衣服給公子穿上多氣派。」

金紅色的提花絹在夥計手中散發著柔和的光澤,上面的錦鯉紋織得栩栩如生。

見秋華年眼中真的流露出幾分意動,杜雲瑟忙過去拉住他,「華哥兒,我要這麼貴的衣料做什麼,就算買也該給你買。」

秋華年冷靜了一下,遺憾地將目光從提花絹上移開,這匹絹報價要二兩銀子,半匹也要一兩,已經遠遠超出了這次採購的預算。

最後,秋華年挑了一匹昌榮色,一匹月白色的棉布,這兩種顏色都是淺色,淺紫色和淺藍色搭配起來不錯,可以換著一個做上衣一個做褲子,不至於全家人都穿的一樣。

秋華年一通講價,靠伶俐的口齒和喜人的外貌成功以和鎮上一樣的價格買下了兩匹棉布,共花了八百文,還和店裡要了一包色系相近的棉線。

兩人抱著布回到賣棉花的地方,棉花已經全部裝進線套變成被褥內芯了,把所有東西在板車上大包小包放好,用稻草打底,繩子固定,兩人向此行的最後一站縣衙進發。

杜雲瑟兩天前剛來過縣衙,衙役們還記得他,沒有為難他們,立即進去稟報,不一會兒功夫,縣令就傳話說想親自見一見杜雲瑟。

兩個衙役過來牽著馬和騾車去後院安頓,秋華年跟著杜雲瑟去見王縣令。

王縣令在漳縣任職十五年有餘,因為上面沒有關係,一直沒有得到升遷,這些年漸漸淡了心思,醉心於詩書字畫之間。

當代名士文暉陽是他最推崇的大儒,對文暉陽親自來漳縣收走的弟子杜雲瑟,王縣令自然印象深刻。

當初文先生說十年內不許杜雲瑟再考科舉時,王縣令十分不解,好好一個神童,正該趁著年幼驚艷四方,為什麼反而不讓考了呢?

他備了酒菜去問文先生,文先生哈哈大笑幾聲,說了一番讓他羞愧自省的話。

「才氣不等於實幹,做文章也與治理一方不同,他年歲尚幼,有此才極為難得,堪稱稀世美玉,若早早讓他中舉做官,反而毀了他,不如隨我外出遊學,看過四方風景,才知該如何化才智為政能。」

現在,杜雲瑟學成歸來,距離當初也快十年了,他很好奇這位神童如今胸中有幾分溝壑。

拜見縣令後,杜雲瑟說明此行來意,王縣令聽到這種小事,直接讓衙役拿著證明文書去找縣丞寫婚書,自己則當場考教起杜雲瑟。

王縣令是正兒八經的兩榜進士出身,這些年又醉心詩書,學問不低,他心存試探之意,許多問題問得極為刁鑽,但杜雲瑟全都沉穩自信地答了上來。

秋華年聽了一小會兒,就聽不懂了,他對古文古書沒有任何研究,相關知識只停留在高中層面,還忘了個七七八八。

半個時辰後,王縣令意猶未盡地舒了口氣,「不錯,你比起當年,見聞更廣,更進退有度了,可見文先生所言句句真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